现在拖延症近乎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一件事不到最后时刻是绝对不会去做的。或者说原本计划的事情,刚开始兴致满满,然后隔三差五,最后只有心里觉得懊恼,实际却不在行动。可若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打游戏,看电影,如果哪天落下了,那是浑身不自在,总是惦记着。
大多数觉得对自已有用的努力做起来都很吃力。只有我们把它转变成自己喜欢的模式,才能长期运行。这个模式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样子的呢。
举个例子,比如玩游戏,我们在里面会不断的得到满足感,好奇心,社交互动等等。同样,我们去学英语,如果面对的只是陌生的单词和文章,心理不抗拒才怪。必须把英语学习分解成很多个关卡,每通过一关就能获得奖励,并且不是我一个人在学习,要加入到学习群,相互交流和监督。这样学起来肯定提高了不少兴趣,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坚持下去,或者还会爱上学习。
我们没有拖延症,只是面对模糊的指令得不到相应的刺激。我们总是对孩子说:先做完作业在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