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了十家合作方。有五家在两天之内给予了快速的响应。有的公司名称写错了,有的就沟通时的内容进行了叠加与整合,有的大篇详述着运营的诸多细节。
五家单位,仅有一家在方案提供前对学员代表进行了抽样电话访谈,有两家进行了销售、方案撰写师、需求方三方的线上微信群内沟通,提供的方案中四家是PDF版本,仅有一家提供的是PDF+PPT版本。 收到方案后有两家没有再跟踪,有一家不太友好地似有责备的问:写了那么多的字,有没有希望?什么时候出结果?有一家弱弱地问:昨天提供的方案,今天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有一家提供方案后,发信息说:就方案想跟你再电话沟通一下我们想要表达的角度与立场,以及与你们的需求点的切合度。
这是项目的起始阶段,每一家有每一家的优劣势,从中却可以梳理出几点客户意识的总结:
一是你真的站在客户的角度了吗? 显然只有一家是有此意识的,它提供方案时给了PPT版本。做为客户心里肯定是希望收到PPT版本的,这样可以添加自己的想法,可以直接拿来向领导汇报。你何必要发个PDF版本呢,这样子会增加客户花费时间去转换成PPT版本的时间,在转换的时候客户会想:你有合作的诚意吗?还要转换一下版本防备一下我。即使拿到PPT版也不会涉及到版权问题啊?无非是可以直接拿来汇报,在企业领导面前当作是自己的工作成果嘛。你这样是想着不要让对方有邀功的基础?如果有幸成为乙方的话,服务他人的话,有些多余的动作就是在隔离自己与客户的成交。
二是客户所需与专业度的契合选择。 客户之所以选择外部协作,无疑是要借力出海。在方案的设计时怎么能全部按照客户的想法来呈现呢?那客户借力的意义在哪里?作为第三方的专业度又体现在哪?全然没有理清楚客户的痛点在哪,将自己机构的专业的东西全部展示出来,从课程到服务,事无巨细,还口口声称:我们是业界最专业的,没有哪一家可以比过我们的。这样的本事就算有,去诋毁别人终归是下下策。同时,你的专业未必就是适合我们的,很多事情并不是越多越好,招数再多,往往一招致胜。只考虑客户所需,不能体现自我的专业度与优势,客户会三思;只考虑自己的专业而不顾及客户的痛点,客户同样会三思;最好的方法是用自己专业的思路去帮助客户消除现有的痛点。
三是与客户关系的粘度要因人而异。 客户的接口人代表的是公司,作为第三方的销售要与其建立怎样的关系?就算你们之前交流接触的比较多,再熟悉也不可能有多好的私人关系,尤其如果你送过小礼品,你就觉得自己的胜算比较大,那真是大错特错。且不说小礼品是否收了,即使收了是否是对方所需(说不好已经扔垃圾桶了呢),对方公司对这一方面的规定是什么?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是公理,对不同的人要有正确的心态去看待与处理。粘度要有,这样才有机会让别人在有项目的时候想到你,但并不是能够最后拿到重量级砝码,这需要方案中专业的体现,以及客户痛点的消除量,以及性价比,所谓钱少办事多。作为企业哪一家不想花小钱办大事呢?
(齐帆齐微课第76篇,共1195字,累计126356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