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4年夏天的7月份,独自一人,带着初来乍到的兴奋,拖着棕色行李箱,左手握着报道证件临时物品,右手还提着一大袋衣服;在深圳热情的阳光下,我下了出租车后对照地图寻找着公司地点,手指上的勒痕渐深,右腿在高铁上不小心被行李箱断了的把手刮伤露出鲜红的一块,满脸的汗渍,到达报道地点的时候,显得些许狼狈。
那是我第一次出湖北省,大学毕业后,执拗地想出来看看。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了公司安排的临时宿舍,整理好清洁,铺好床,放好东西后,和室友聊聊天。
晚餐时间,室友们和各自的同学出去吃饭了,我一个人在附近随意逛着,寻觅食物。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妈妈的电话,到深圳没有?吃饭没有?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啊。我一一答复,鼻头竟隐隐有些发酸。
那晚,我第一次吃了木桶饭,原来木桶饭可以不是用木桶装着的。
2
当时的室友小琴是个头发长长非常开朗的潮汕女孩,虽然不是一个部门,但也经常拉着我下班后一起吃饭。有天,宿舍里,小琴说她和好朋友一起找到了一个三室一厅,问我们有谁还没找到租处,可以一起合租。当时我正好一直愁着这事,就开心答应了。
公司只提供一个月宿舍,临近一个月的时候,我们便搬出去了,一起签合同,交押金,领钥匙。忙着打扫卫生,布置自己的小屋,买菜做饭,和小琴,小琴朋友一起吃得好开心。
住了大概五天,小琴突然说,她朋友工作有变动,不再继续租这里了。我们在公司找一个进来吧,我说好啊。否则两个人租这个三室一厅,个人分摊会更多。大概应届生都已经租好了,所以很难找到人进来合租。
两天之后,小琴告诉我,现在很难找到第三个人进来,她也准备走了,去她男朋友那里住。让我自己去找两个人进来,或者毁约合同。我愕然。
这个每天和我一起上下班,嘻嘻哈哈,有说有笑的女孩。前一周还说会一起租至少半年,现在就抛弃我了,甩给我这个烂摊子。显然我现在也找不到人来租,那么两个月的月租押金和刚交的月租都会没了,而且还得尽快找到新的租处。
在我的要求下,小琴和她朋友,我一起讨论了一下。我说,你们当初说好会一直租的,合同也签了,现在突然都要走,让我自己去找室友,这样不合情理吧,至少应该帮我一起找吧。她俩执意要走,尽管我据理力争,尽管我都流泪了。后来,我说我去找新室友,这样你们的押金也不会浪费。小琴说她是有原则的。我诧异。
第一次明白,人心不可测,越是迅速表现得很亲近的,越要小心。第一次明白,在外面,哭泣毫无用处。
和妈妈的例行通话里,爸妈听闻这件事后,让我尽量和同事处理好关系,不要惹事。
3
租房事件最后的结局是,毁掉了合同。那条街道上很多农民房,看了好几家;要么是小巷子太深,不太安全;要么是新房子,味道还未散尽;最后看到了一个单间,可能只有七八平米,但是似乎比较干净。
房东是个小老头。我问道,这房子租金多少?他答:说了你也不一定租啊,一个月400。我内心惊讶,竟然如此便宜。大概房东觉得他面前这个年轻女孩会嫌弃这里的条件吧,但最后我确实租下来了。
厕所,洗手台用墙壁隔着,没有门。靠近走廊的墙上高处有一扇窗户,可以关,却没有锁。经常晚上睡觉被天花板上老鼠的玩耍串街的噔噔噔声吵醒。邻居也比较少见,偶尔发现类似的单间里住着好几个中年人。每次下班回到住处就反锁门,也经历过一次陌生人敲门不出声,我关上灯,在黑暗里吓得要命。
在电话里,我向爸妈描述新住处的样子,爸爸嘱咐我一定要给窗户上锁。
4
在外面吃一顿饭要十五六块钱,我从一开始,为了省钱,就买了电磁炉和锅。没有冰箱,就只能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洗菜,炒菜。装进碗里,带去公司,作为中餐和晚餐。部门老员工听说后,都说我好厉害。
为了答谢帮我搬家的几个小伙伴,我邀他们来家里吃饭。早早地准备好菜谱,早早起床买菜,煲排骨汤,做香菇滑鸡,清炒小白菜,红烧鱼等,还买了张小桌子。窄小的空间里,大家竟也吃得很开心。
记得有一次周日在家里,去超市买了二十几种材料;自己花了一下午做饺子馅,包饺子,煮饺子吃。
15年初过年回到家里。爸爸问,“家里这边有很多工作啊!为什么要跑那么远?” “深圳工资高啊。” 我迅速回答道。
5
成为正式员工之后,对工作内容越来越得心应手,加班的次数也少了一些。偶尔,跟着部门去红树林骑单车,去清远漂流,去参加百公里徒步,去四海一家吃自助餐。慢慢适应了这里的节奏。
一个人的时候,去图书馆办卡借书,探索可能的公共活动;去参加春天的草地音乐会,听听小提琴二胡,接受音乐的熏陶。
开始接触keep,买了瑜伽垫,练习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卷腹,慢慢学习进步,竟也有了隐隐的马甲线。
15年上半年,狭窄的出租屋里开始出现会飞的蟑螂,还有半夜进进出出的老鼠声,竟然有一次半夜看见好多只老鼠在房间里乱窜,我开着灯,一直不敢入睡。后来还是搬走了,虽然网上租房被骗了两百块。
有一次打电话,妈妈说家里买了房子,很宽敞,三室一厅。我回去工作的话,可以吃住都在家里,又安全又方便。
是啊,我在这边没有什么亲戚,只有一两个认识的男同学,偶尔吃顿饭,仅此而已。回去一切皆好,可是工资低了啊。关键是,我发现认识的人里,好多工资都挺高的。刚开始这几年苦一些没关系。
过年的时候,爸爸开玩笑说,你回来就给你买辆车。我笑着不说话。
6
一直努力工作,也得到了组长的认可。一年下来,绩效也不错。只是涨工资的时候发现涨幅竟然和绩效没关系,同一届进来的10个人里,我和剩下的一个女生的涨幅都是垫底的。其他男生,有些绩效低,竟然也涨得比我高。我感受到深深的无力,虽然组长也为抱不平,但又有什么用呢。
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工作,做完一个又一个项目,掌握工作必备的技能。
妈说:“现在的工资可以了,不要心太高,老想着跳槽。”
“嗯,已经找好下家了,去广州。”我兴奋地继续说着工资与环境。
一个人来到了广州,出去吃饭,在路上,在超市,听见的都是粤语,总有种融不进去的感觉。
又是过年,爸爸告诫我在外面要好好干,学些过硬的本领。没有提到让我回家的事。不知道是因为爸爸意识到我在外面工资真的能很高,还是知道说了我也不会回去。
7
不知不觉,在外面三年了。
上次探亲假回去,妈妈骑电动车时脚被刮伤了一大片,本来没怎么当回事,后来细菌感染,竟然走路都疼了。医生说要妈妈需要多休息,可是爸爸吹了空调,第二天起床突然就走不了路了,据说是风湿,贴着膏药,佝偻着身子,还要起早贪黑外出守摊子。
我突然就意识到爸妈老了:容易受伤,妈妈的脚反反复复两个月才康复,爸爸就只是开了一晚上空调就病倒了。时间过得可真快,爸妈倏忽间就老了好多。虽然表面上看得不明显,可是确确实实身体大不如从前了。
而我,每年仅仅回去一两次,没时间照顾他们,似乎不孝。虽然也经常往家里快递吃的喝的穿的,但毕竟在外面啊。我多希望自己能够陪在爸妈身边,和他们聊天,随时照顾他们。
妈妈说我瘦了好多,脸上都没肉了;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呢?
可是,我不想回去领着固定的几千块的薪水,过着看得见头的人生。即使在外面有危险,不安全,很辛苦,但是外面有机会,有视野。这里公司多,岗位类别也多;我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世界在变,我也必须变。
我希望我能为爸妈提供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待在他们身边什么都提供不了。我需要吃苦,需要有能力,需要在外面。
妈,对不起,我还不能回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