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听了曾亮老师的《生命中感动常在》的音频,内心又有些感触。
每次听到曾老师的声音,内心没有抵触,很柔和的接受,每次听课都是一种疗愈,原本对自己的自责也会慢慢地放下来。
曾老师是我敬佩的老师,虽然从未谋面。
曾老师本期语录
本期的故事简单概况下:
一位妈妈在曾老师这里学习,家庭改善了很多。但是本次来学习还是有些担心,因为女儿不愿意和老公单独相处。倾诉觉得是之前两个人吵架,老公摔东西,破坏了女儿对父亲的信任感、安全感。
从智慧的角度上来说,每一个幼小的躯壳里,都住着一个古老的灵魂。(大人不要小瞧孩子)
不要把什么事情的神圣化,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只是在学习,让自己的生命轻松一点,快乐一点。
曾老师在北京闭关半年,“我很沮丧,我发现我的感悟就是不管怎么努力,都拜托不了我是普通人的命运。”
没有谁的生命没有经历过创伤,永远不要排斥生命中的创伤。
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创伤上,如果你在乎,它就成问题了。
学着一步步管理自己的情绪,学着信任爸爸,信任妈妈。
讲讲我的一桩心事。
昨天晚上,我下班回到家,在炒菜的时候,小儿子说妈妈这个视频里有只黑猫,我有点不耐烦,想吃完饭,再陪孩子玩。但是不管怎么沟通,孩子还是不高兴,最后我把孩子哄好了,给他下了一个类似的游戏。
这里,我要批评自己,对孩子还是缺乏耐心了。
曾经在某个视频当中听到一句话,孩子很多时候是迫切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希望被父母“看见”。有个演员,名字我忘了,她三个女儿都是名校毕业,她分享说,不管自己有多忙,只要孩子叫自己,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去关心孩子。比如:自己在炒菜,如果孩子叫我,就会停下来,招呼孩子。
父母此刻对孩子产生敷衍的话,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另外,我对小儿子做完哭泣的事情,给孩子贴上了“脾气大”的标签,想着这样的脾气以后长大了该怎么办?
我还是焦虑了,我应该和孩子好好谈下,孩子为什么晚上醒来哭,有哪里让他不舒服了。
另外有个方面就是,把自己心中的焦虑、担心放下,再去面对孩子,那么这样才能够有好的亲子陪伴。
不要过度的担忧孩子。有句话说,担心就是咀咒。不担心就是祝福孩子,信任孩子。
如果自己的焦虑一时半会缓解不了,可以通过看书、运动、疗愈自己来改变自己。
认知改变了,和孩子的相处也改变了,看待家庭的眼光也不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