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起南韩全民追剧的《天空之城》,已经完结了。
虽然这部剧的主线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那个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入首尔医大,现在为骨科主任的父亲,也出现了问题。
他为了能够顺利成为院长,优先抢救了现院长的孙子,而使另一个病人死去。
结果却发现,这位因自己的选择而去世的孩子,竟是初恋女友瞒着他生下的,他的孩子。
他一下子爆发了,跑去质问自己的母亲:
他认为,他的人生就像一个空壳,他的人生都只按照母亲的意愿活着,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回顾起来,就仿佛没活过。
然而母亲依然觉得自己是对的,最后他质问道:
被别人敬仰吗?
母亲你究竟要包装空壳子到什么时候啊?
我问你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到什么时候啊?
这让我想到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从小到大一直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底下有个匿名的回答:
大概就是一种看客的感觉吧。
过的是别人希望自己过的生活,由于自己不愿意,于是开始失衡。
没有叛逆期,
别人认为很听话,
别人认为很懂事,
别人认为很乖,
全都是别人认为而已。
为了维护长期保持下来的形象,变成了两个自我,一个“别人喜欢的自己”和“冷漠的自己”,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会让两个自己和平共处。
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就好像是过着别人的人生,没有了自己。
2
《无声告白》里的一句著名题记: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无声告白》中,玛丽琳和詹姆斯这对可怕的父母,把所有期望寄予长女莉迪亚身上。
莉迪亚的父亲是华人,他这一辈子都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希望成为受欢迎的人;莉迪亚的母亲是美国人,母亲期望她力争上游,希望她取得成就,成为一名女医生。
然而这些期望与爱逐渐变成她肩头的负担。
在哥哥离开的前夕,莉迪亚终于承受不住重压。她感觉自己孤苦无依,再也没有能力继续满足父母的期望。
她想要做回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
虽然痛苦、迷茫,但她决心已下,要向父母告白,要成为她自己——带着对自我的觉醒,她将小船划向了湖心,就再也没有回来……
直到最后,也没人知道她真正想要什么。
看了这部小说,我想到了两个问题:
如果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与我们自己的梦想并不一致,我们该怎样选择?
如果因为一些原因,而无法融入社会的主流,那么是隐藏真实的自己,假装融入群体,还是坚持做真实的自己,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3
“期待”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迎合它的人会因为不断地扭曲自我而受伤,而反抗它的也难免会受到伤害。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心爱的人,能为自己作出改变;也同时在被心爱的人期待着,改变成TA所想要的样子。
我们的人生,充满着期望与被期望。
然而有些期望是合理的,有些期望是不合理的;有些期望是妥当的,有些期望是过度的。
比如说,子女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却希望完全按照自己的设定,去求学、结婚和就业。
面对这样的期待,有些人会照单全收:
父母也是为了我好,他们辛苦一辈子,所以我应该为他们生个孙子,不让他们伤心。
有些人会完全拒绝:
父母就是想利用我生小孩,好让他们有孙子可以玩!我才不干。
但这些都是过度的反应。
面对期待,合理的做法是,运用黄金圈法则,明确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当自己的梦想与他人的期待相冲突时,根据价值观排序,明确一个合适的期望值。
你不必完全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但你也不能把所有他人对你的期待,当作是洪水猛兽,学会去辨识、去思考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试着毫无保留地爱一个人,接受TA本来的样子,欢喜地看着TA长成TA自己。
试着既不迎合外界的期待,也不对抗外界的期待,欢喜地实现自我,成为你自己。
4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说:
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天空之城》里的骨科主任,他这一路,全是在母亲的阴影下前进着,他的每一步都实现了母亲的期待。
可是当他回过头来,去反思自己的人生时,却发现,自己就是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他已经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个人,一个完美的陌生人。
有时候,我们也总是放大别人的幸福,怀疑自己是否辜负了期待。
但就像诗人卞之琳的《断章》里的一节: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当你觉得别人比你好的时候,其实别人可能也是这么看你。
不必思虑太多、比较太多,遵从自己的内心过着,就都是幸福的。
我们最大的骄傲,应该是活出理想中的自己,而不是别人期待中的那个人。
同时,愿我们也能对他人说:
“我没有很多的期待给你,只有很多的宽容,笑望着你寻找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