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品格养成 自我认知 生命教育 规则意识
在分享图画书以前,我们先对国际六一儿童节做一个小科普:
首次提出“国际儿童节”的概念,始于1925年8月由54个国家爱护儿童的代表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儿童幸福国际大会”。会议通过了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讨论。
而促使“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却是和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的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世界上许多国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有人误解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儿童节,事实上,美国的一些组织也开始考虑将儿童节定在6月1日。
其实,不想写国内近来发生的幼童饿死事件、性侵幼童案件,也不想写最近发生,大家耳熟能详的童模受虐事件......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那些看不见的不是不曾发生而是还在默默的忍受,忍受着自己作为孩子的权利被“不合格”的亲人严厉的盘剥。
所以,今天就着重写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里关于“儿童有玩的权利”。由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一个由专家和名人组成的委员会推荐了32件10岁前应做的事:
1、在河边草地上打滚。
2、捏泥团。
3、用面粉捏小玩意。
4、捉蝌蚪。
5、用花瓣制作香水。
6、在窗台上种水芹。
7、用硬纸板做面具。
8、用沙子堆城堡。
9、爬树。
10、在院子里挖个洞穴。
11、用手和脚作画。
12、自己搞一次野餐。
13、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
14、用沙子“埋人”。
15、做面包。
16、堆雪人。
17、创作一个泥雕。
18、参加一次“探险”。
19、在院子里露营。
20、烘蛋糕。
21、养小动物。
22、采草莓。
23、玩丢棍棒游戏。
24、能认出5种鸟类。
25、捉小虫子。
26、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
27、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
28、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
29、在公园里找10种不同的叶子。
30、种菜。
31、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
32、和人小小地打一架。
大家可以把以上内容列成一个“童年清单”参照清单,看看自己错过了哪些,和宝贝一起嗨起来吧!
内页图图画书信息:
作者:【法】阿兰·塞尔
绘者:【法】奥赫丽亚·弗提
译者:武娟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推荐年龄:5-10岁(大班;1-4年级)
主要内容:
我是一个孩子,我有一双眼睛、一双手,我能说话,我更有一颗心。当然,我还有我的权利。
我有权拥有一个名字,她是属于我自己的;有权拥有一个家,她是温暖的;有权拥自己的国籍;这些都是我的权利。”
我有权吃饭,有权喝水,有权健康地成长。
我还要告诉你,我最喜欢的水果是橙子。
它那香甜的果肉、甘美的果汁,都是我的最爱!
……
作者简介:
作者:【法】阿兰·塞尔
法国作家、出版人。1956年生于比亚里茨。曾任幼儿教师。1982年出版第一本图画书,至今作品近百本,并被译为意、日、韩等多国语。
绘者:【法】奥赫丽亚·弗提
身兼艺术家、插画家和织品艺术家,经常从世界各地的传统艺术作品中得到灵感。曾为法国图书画过许多插画,作品有《一个城市,两个兄弟》《上下安第斯山脉》《做梦的小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