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创业人生真相
【传记系列】平民创造星巴克传奇—《将心注入》

【传记系列】平民创造星巴克传奇—《将心注入》

作者: 树诺 | 来源:发表于2016-09-16 11:01 被阅读437次

将心注入,注入到哪里?

刚读完我没明白,做完笔记,写完书评。

我懂了。

1.我喝星巴克

2013年,我第一次喝星巴克。那时候我刚来上海读大学,同学让我尝尝。

我狠了狠心,掏出一张五十不情愿的给了咖啡师傅。

当时我就觉得人们一定是疯了才会花三十块去买一杯咖啡,那可是我在食堂一天的饭钱。

大概因为我比较穷,所以在大学前三年里,我始终没能接受这个价格。

星巴克在中国代表了某种小资情调。

因为这层面纱,大家都挺难为情的,谁也不会把价格贵说破,都硬撑着,月入两千陪着月入两万的人笑笑说:“还好还好,味道好,也不贵。”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用中国价格来衡量星巴克有些不公平,毕竟在每个国家一杯咖啡的成本不太一样。

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最早把星巴克咖啡定义成:“谁都可以支付的起的奢侈享受。

真希望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的人都能支付的起。

2.一本带人情味儿的商业教科书

言归正传,《将心注入》这本书是舒尔茨的自传。

他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住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廉租公寓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咖啡大王。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简称美国梦,和为人们所熟知的《阿甘正传》、《篮球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梦想成真的励志故事,《将心注入》最可取之处在于,他把一本传记写成了情怀性商业指导指南。

他想告诉人们:“一个公司不必失去激情和个性也可以做强做大,但这是只有在以人为本、以自身的价值观为本,而不是以利润为本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

换句话说,如果谁想在未来自己拥有一家带有情怀的公司,这本自传几乎可以称作标准教科书,只是多了些“人情味”。

就因为这点人情味,他受到了白宫的接见。

3.以德报怨,善莫大焉

1992年,星巴克为包括每周工作20小时以上的兼职员工在内的职员承担了75%的保险费用,在美国企业里,这是第一次。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因此事在白宫接见了舒尔茨。

而舒尔茨却询问总统先生能否打个电话,总统先生允许后,舒尔茨拿起电话,拨通了他母亲的号码说:“妈妈,我正在白宫给你打电话。

他爱他的妈妈,却对他父亲有特殊的心结。

霍华德·舒尔茨以卡车司机为职业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半条腿,家中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

父亲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酗酒成瘾,拿孩子们出气。

而此时母亲怀孕七个月,餐桌上,只有少的可怜的面包和苦涩的难以下咽的咖啡。

父亲整日抱怨咖啡苦涩难喝,舒尔茨就从便利店偷了一罐送给父亲作为圣诞节礼物。事情败露,便利店主找上门讨钱,他又被父亲暴打。

星巴克起家之前,父亲患了癌症,因为当时父亲所在的公司没有医疗保险,所以父亲失去了治愈机会。

在父亲死后的遗产中,舒尔茨发现那罐生锈的咖啡,里面还有父亲写给他的忏悔信。

父亲临终前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馆,喝上醇正不苦涩的咖啡。

舒尔茨一生都在实现他老爸这个永远完不成的愿望,他建好自己设计的第一家咖啡馆时说:“如果爸爸能看到就好了。

老霍华德没有对舒尔茨承担一个父亲的责任,也未获得过人的尊严和生活的意义。

所以,舒尔茨决定,如果有一天有出头之日,他一定不让别人落沦到这种地步。

以德报怨,是他成为今天的舒尔茨的重要原因。

4.关键是人心

在公司高速发展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压榨员工仿佛变成了一种正确的选择。

但由于舒尔茨自己经历过朝不保夕的苦难,所以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在星巴克的历史上被称为:“咖啡豆计划。

他免费赠送股权给员工,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星巴克的股东。

后来,星巴克索性停止使用“雇员”一词,把公司所有的人都称为“伙伴”。

员工们会说:“我是有咖啡豆股票的人”这样的话。大家琢磨着稿创新,降低费用,提高销售额和创造价值。作为公司的伙伴,他们发自内心地热情地对待顾客。

由于大家把星巴克都当成了自己家,所以股票始终在上涨,那些股票的平均收益达到了个人工资的14%。

凡是公司工作6个月以上者,都是合法的股权持有人,甚至兼职伙伴,只要每周工作不少于20个小时,也享有同等权利。

员工们利用卖出的股票,可以供孩子上大学、治病、购买梦想中的商品。

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给星巴克管理层寄出感谢信。

收到这些信,是舒尔茨最快乐的事情之一。

舒尔茨说:“如果我们能把每一个雇员都结合到一个整体中来,那么他们就会跟首席执行官似的,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公司。”

5.不让蜡烛熄灭

书中介绍,犹太人有一个传统,在亲爱的人去世的周年纪念日前夕,亲人们会点亮一支蜡烛,并让它持续燃烧24小时。

舒尔茨每年都会点亮这支蜡烛,为他的父亲。

舒尔茨就是不想让蜡烛熄灭。

他无数次幻想,如果父亲还活着,看到现在星巴克的样子会是什么情形。
他无数次思考,自己当年对父亲的评价是否有失公允。
他无数次的判断,如果能重新来过,他会不会改变自己对父亲的态度。

由于这些都实现不了,所以这个从廉租公寓出来的穷小子,他称自己为“夹着尾巴的狗”,就把他在父亲身上的遗憾与情愫,转移到员工、股东、顾客、家人身上。

他一生都在苛求自己,对他人负责。因为一旦失去,将不会再来。

霍华德·舒尔茨明白:“在抵达胜利的终点时,你的身边应该环绕着一群齐声欢呼的胜利者,而不只是观众朝你一个人欢呼。”

6.我懂了,我是个人

将心注入,注入到哪儿?

在做完读书笔记前我不懂,在写完书评前我也没明白。

但写到最后,我猛然回首发现:“我们经常性忽略的是:“我们是人。

将心注入——是注入人心。

如萨缪尔·科勒里奇-泰勒在《桌边漫谈》所言:“从心里来,必往心里去。

无论是商业还是生活,成功还是失败,经营一家企业还是写一部小说。最重要的是人。

人,才是最后的根本。

END


我是傻孩儿
南北方辗转生活的95后,大四实习记者,一个课外读霸
若您读传记系列有收获,记得点赞和关注我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记系列】平民创造星巴克传奇—《将心注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e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