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想说的7788
“寡妇”在《三国演义》中的意义

“寡妇”在《三国演义》中的意义

作者: 国学正源唐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22:02 被阅读0次

      赵云战桂阳,太守赵范要将大哥遗孀樊氏嫁给赵云,赵云严词拒绝,以至于赵范降而复反,赵范收下二将:陈应、鲍隆。

        ——《三国演义》读到这里,岂能只见赵云之拒婚,而不见其中寓意!

        还记得曹操战宛城张绣,纳张绣叔叔张济之寡妻邹氏吗?因此逼反张绣,曹操损失惨重。

        还记得战冀州曹丕纳袁熙甄氏吗?这一次是救人。

        纳寡妇,寓意是“接收”“接管”,千万不要解读为曹操有某种癖好。

        赵云拒绝赵范的好意,陈应、鲍隆,两人名字的意思是“臣应该保卫龙(皇帝)”,明说赵云,其实暗示刘备,然而,刘备真的是要保卫皇帝吗?不是的,你看看赵云拒婚的理由:“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名誉”!这就是刘备的真心:不是不想夺汉室江山,而是忌讳“名誉”。

        曹操用纳邹氏而被张绣降而复反,暗示明目张胆夺“孤儿寡母”的江山是会被“天下”人反对的。

        而曹丕纳甄氏,却是顺势而为做的好事,也就是暗示对于曹丕废汉建立魏朝是被作者所肯定的。

      所以《三国演义》并不是赞扬刘备而贬损曹操的,新版《三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道理,曹操并不是汉贼,而是汉庭的维护者,如果没有曹操天下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

      《三国演义》,既要看,又要思考。

华夏之唐原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寡妇”在《三国演义》中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hw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