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书计划之《稀缺》

作者: 清平巷1号 | 来源:发表于2020-01-05 18:51 被阅读0次
翻书计划之《稀缺》

      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即便给忙碌之人多些时间,也绝不会促发他的高效;即便给贫穷之人多些钱财,他们也绝不会变得富足。这就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发现的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

      两个角度、两种思维合著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以独树一帜的视角得出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的缺钱少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强调真正可怕的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俘获我们大脑的稀缺心态。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

      二人致力于利用行为科学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作者认为,在长期性的资源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所以,作者引入“宽带”概念,用来形容心智的容量。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并指出,改变心态是逃离稀缺的唯一途径。

      如何改变心态?首先是节省带宽,在稀缺状态下不做过于复杂的解决方案。比如,政府扶助低收入人群进行培训时,1个小时的“老张如何摆摊卖肠粉发财”比100个小时的格雷厄姆《证券分析》培训效果更好;比如纠结于很久没有时间陪家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今晚回家陪家人吃顿饭,而不是规划明年春节去如何。然后就是规划余闲,采用预防性的措施。比如在10分钟的演讲中,让助理提供5分钟、3分钟和1分钟的时间提示;如果有3个任务,则分配3个不同的期限,不要把所有的任务放在一个最后期限。

      这本书警惕性地提出注意避免稀缺陷阱,不要在缺钱时用高利贷,不要为了投资回本使用高杠杆,不要因为忙碌忽略家人⋯⋯

      最受益地是作者给出了摆脱 “穷忙”日常状态的答案:制订计划、建立“余闲”、安排干预。

相关文章

  • 翻书计划之《稀缺》

    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即便给忙碌之人多些时间,也绝不会促发他的高效;即便给贫穷之人多些...

  • 翻书计划之《教父》

    提起《教父》,很多人想到的大多是经典电影中的马龙·白兰度,黑帮争斗,虚伪的美国政客⋯⋯这部电影正是改编自马里...

  • 翻书计划之《2052》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致使世界顷间停摆。再次证明,在这个风险社会,灾难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找来挪威学者乔根...

  • 夜读||《稀缺》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时间总是不够用,就好比原计划每天12:00之...

  • 翻书计划之《嵇康之死》

    《嵇康之死》是嵇康的一个小传,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传记。作者陈滞冬是生活在成都的一位画家,同时也是艺术史研究...

  • 翻书计划之《幽梦影》

    清代杂学家张潮的小品文集《幽梦影》,收录语录200多条,短小如联语,警策如箴言,可谓字字珠玑。今天细细品读,...

  • 翻书计划之《棉花帝国》

    读史书是我近两年的喜好,但是由一种植物读开去,且满眼春色地摩擦四百年世界史,这个美国人贝克特让我心生恭敬。 ...

  • 翻书计划之《睡眠革命》

    近期失眠已成症候,为了不轻易依赖西药,网罗多种偏方解困,音乐催眠、学位针炙、中药泡脚⋯⋯终不显疗效。昨儿朋...

  • 翻书计划之《人类简史》

    今天开读《人类简史》是否已经out?这本风靡全球的怪伽之作,不仅掀起中青年阅读史书的浪潮,而且颠覆了历史书原...

  • 翻书计划之《大幻想》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不断改善的中美合作关系,为何会陷入今天的危险境地?前景如何?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芝加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翻书计划之《稀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jc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