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车的困境

作者: 隔壁老湿 | 来源:发表于2014-02-12 00:42 被阅读259次

    在昆明出门爸妈老是给我公交卡用,所以我有很多挤公汽的经历。在天朝挤公汽的情形是这样的:车还没停稳,男女老少的一堆人犹如一群工蜂追逐着花蜜,也就是车门前进的方向快速挪动,车停下,门打开,人群也跟着嘎然而止,大家使出吃奶的力气往里面钻。这时候,对于我,常常面临2难选择,挤:大脑皮层这个层面,实在有违多年在海外养成的那么一点泰然若素的生活态度。不挤:在丘脑这个层次,年轻时候上大学挤火车养成的看到人群拥挤肾上腺素就开始分泌驱使也跟着挤的条件发射开始发挥作用。在我的大脑皮层和丘脑的战争还未分出胜负的时候,我已经被人群推着挤上了公车。这,就是我在天朝挤车的情形。

    挤车的情形在我看来是个perfect的行为科学甚至政治哲学的研究范例。这个范例完全可以用来讨论诸如自发秩序的演进,制度或者文化对个体行为影响,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层面与文化层面对人行为的影响。

    挤车的本质是关于稀缺资源(有限座位相对于拥挤人群)的分配问题,分配资源当然要考虑效率问题,从群体角度来说,群体怎样才能更有效的进入公汽?是排队还是一窝蜂?这个效率要考虑的因素是这样的,既需要考虑一定人群进入公汽时间的最小化,另外还需要考虑人群在这个过程中的愉悦程度或者说劳累度。如果劳累度可以用个体之间产生摩擦来模型化,完全能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来比较排队和一窝蜂谁更有效率。几乎能肯定胜出的一方是前者。也就是说,理性层面,群体层面,排队都是毫无疑问的最佳选择。理性的人们为什么会出现一窝蜂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个体选择层面分析。一群人里面有男女老幼,有强壮,有弱小,无疑身体强壮程度会成为行为选择的一个要素,弱小的人比强大的人相比在一窝蜂上车中处于劣势。此外另一个行为影响因素是开门那一刻个体离门的远近程度。无疑离门较远的比就站在门口的个体更有incentive去通过一窝蜂的拥挤来缩短自己离门的距离。另外一个影响选择排队还是一窝蜂的重要因素的对资源稀缺程度的心理预期,比如一个有30个座位的bus,只有10个坐车,对这10人的每个个体而言,排队比一窝蜂是更优选择。而假设30个座位有100个人要坐车,这100个人里面,每个个体利益可能很不一致,并且大家没有形成共识之下,理性选择的门槛(需要每个个体的认同)又远远高于一窝蜂,最终导致出现了一窝蜂。每每指责国人没公德心的人并不明白公德心的形成本身取决于个体的利益选择的博弈。在一个等车时候资源总是处于稀缺程度的国度,一窝蜂局面的形成并不奇怪。还可以举2个例子,比如国人去资源不稀缺的场合并不形成一窝蜂的局面,比如去民政局领结婚证或者去饭店吃饭,即使人多,国人多数也都排队。另外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到了国外去也能做到自觉排队,是国人突然有了公德心呢,还是因为稀缺资源的局面消失了?

    以上讨论是基于每个个体都是能独立自由做出选择,这样无论是排队,还是一窝蜂上车模式的形成其实是一个自发性秩序。这一点在政治哲学的层面不无启发意义:资源的稀缺可能影响好制度或者坏制度的形成。无论是诞生宪政的英国,和建立三权分立以及从宪法层面保障个体自由的美国,当时都是世界上财富资源和地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如果这个自发性秩序被打破,情形就不同了,比如出现一个拿着枪的交警,用暴力威胁大家排队,这样的情况下,用暴力实现了理性选择,达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但是潜在的问题不是没有,在交警来之前,人群处于混乱的一窝蜂状态,交警的强力介入通过一一指定每一个人在队列中的位置来实现排队。如果坐车的人还是远远比车的位置多,那么排在队列最后的人注定上不了车,这种情况下如何能保证公平的实现?而在相反的资源富足排队情形下,对坐车最有需求的人会倾向于早来车站,这样不需要外力介入自发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公平的实现。

    某种程度上,前者所象征的正是当今中国的困局,在分配稀缺资源的时候强有力的政府扮演了一个交警的角色,他用强力把国企,党政机关,国家机器各部门,和政府眉来眼去的商人们安排在了这个队列的前面,被迫排在这个队列后面的则是民营企业,工人,农民,弱势群体,以及那些和权力没有任何瓜葛的小商人们。他们能挤上车么?

    更耐人寻味的是排在天朝等车队列后面可能挤不上车的这群人他们上车将要去的地方就是一个能生产更多车,更多座位的车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挤车的困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lh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