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天才导演多兰的《只是世界尽头》,去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这位年少成名,部部都是佳作的天才导演一向是戛纳电影节的宠儿,从未空手而归。不过,对这部电影评价却是两极。
只是世界尽头电影改编自让-吕克-拉戛尔斯的同名戏剧,一个离家12年的作家在患病即将离世前,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庭。“死亡既是生命的终点,又是对生命的回眸”。“我决定回去看看他们,回去寻踪追影,做一场旅行。”
影片讲述从路易斯回到家到离开这一天内的事情,加上男主几段闪回的回忆镜头。一个离家12年的人,与家人的关系注定是疏离的,一个回来是要宣布自己死期将至的人,面对母亲、哥哥、妹妹、嫂子更多的是无言以对。所以,大部分的时候,路易斯都处于一种恍惚、心不在焉的状态。
于是,片子在一家人见面后的琐碎聊天里展开,就像我们很多人,离家多年,回到家与家人相聚时那样,从细碎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开始。
只是世界尽头对哥哥没有什么印象的妹妹渴望与并不熟悉的哥哥交流、在抱怨着哥哥缺席了她的成长过程。
有点儿歇斯底里、大惊小怪的母亲想与儿子亲近,极力与儿子回忆着往日里家庭出游的快乐。为了营造欢乐的家庭气氛,母亲还拉着女儿跳起了年轻时跳的健美操。
只是世界尽头刻薄、易怒的哥哥对弟弟更多是怨恨、恼怒、敌意,始终处于不同思维频道的两个人一交流就是争执。
聊起自己的孩子就没个完的嫂子是善解人意的,但是她种种缓和家庭气氛的努力都成了徒劳。
路易斯极力压抑自己的痛苦,而对家人表现出看似冷漠、恍神、无动于衷的态度,让本来就问题、矛盾重重的家人之间频频暴发争吵、怒吼。
频繁的争执,琐碎日常的争吵,家人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关系,在餐桌旁,在逼仄的房间里,总是开始时故作轻松、亲近的气氛忽然间因为一句话不投机瞬间转为激烈争吵。压抑、争执、疏离以及试图亲近,互相交织着,路易斯到最后,也没能对家人讲出自己死期将至,因为每个人都在诉说着,并没有真正想听别人要说什么。温暖的画面来自于回忆,曾经哥哥将孩童的他扛上肩头,初恋男友长发飘飘。
路易斯独自站在后院里抽着烟,内心沉念:这不过是一顿家庭聚餐,不是世界末日。但是,当路易斯坐在餐桌边,看着家人对话,却无法真正靠近每一个人,却仿佛置身于世界的尽头。这是影片不断传递给我们的感觉。哥哥对弟弟说的那句话很经典:人们总认为安静的人是好的倾听者,可我不说话是想让人们远离我。
只是世界尽头电影仅有几个闪回的回忆镜头,并没有对路易斯为什么离家,小时曾经亲密的兄弟为什么变得充满怨恨作过多交待。而仅仅是呈现在短短几小时的时间里,路易斯回到家,与家人的交谈,其实大部分时间路易斯只是沉默,家庭聚餐,家人之间的争执,离开。重逢的喜悦,刻意的亲近,矛盾与怨恨,隔膜与争吵。大量的人物的特写镜头,聚焦与虛焦画面,在几个人物之间转换,没有交待清楚前因后果的矛盾,用得过烂的特写镜头,刻意的䁔色调光影,都是片子被诟病的地方。
只是世界尽头但是,个人倒是挺喜欢多兰的这种处理。没有起承转合,并不会弱化影片的情绪。大量的特写镜头,细微刻画出几个人物的情感交流和变化,就像多兰说的:影片用镜头去表现了生活中,一个人是怎么看待另一个人的,在他们的目光中,彼此的思考、交流、理解、确认。特写能更加完美地表现出脸部细微的动作和表达的情感。在较単调、封闭的场景里,仅靠几个人物的情绪化的表演,日常琐碎的对白,营造出戏剧化的冲突效果,这对演员的演技是极大的考验。好在,几位新老戏骨都奉献了堪称完美的表演。
不喜欢的是片子的音乐,除了开始那首歌超级好听,后面的配乐有点吵,如果能再静些,再控制些就好了。还有暖色调的侧光太多,太刻意了。
只是世界尽头就像片头歌中唱的:家不是港湾,家是让我们伤痕累累的地方。我们在外面可以温文尔雅,回到家对家人却常常恶语相向,一件琐事,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成为导火索和暴发点。在争吵和冲突中是对彼此的伤害。这种情景,对许多的家庭,似乎并不陌生。
家人间的牵绊和逃离,相互渴望靠近、关心,渴望被理解,却无法真正走入内心深处。处处充满矛盾。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愿意选择回家,在遇到困境,多年离家后渴望在家的港湾找到温暖。就像片子里少有的令人温暖的细节,妹妹虽然在抱怨着哥哥这些年只是寄些言词简单的明信片,认为哥哥心里并没有这个家。却在墙上贴了许多哥哥发表的文章,也会经常去读哥哥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这看似不经意之处,其实表明了,无论你走了多久,走去多远,家人的那份牵挂和关注,始终都在。
碌碌一生人世人世繁杂,终究还是为了爱。
喜欢和擅于表达面对家人的这种复杂矛盾的情绪,也许和多兰的同性恋身份有关吧。
这位本来可以靠脸吃饭的演员,却是如此才华横溢,似乎一步步正向大师靠近。
只是世界尽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