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读感

作者: 芳泽园 | 来源:发表于2018-02-13 22:46 被阅读134次
    《精进》读感
    1

    《精进》这一本书,我花了4小30分钟看完,里面关于作者提到的观点和阐述,涉及各方面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自己存在着的知识贫脊,似乎如饥似渴、永无止境都学不完。

    阅读-思考-写作-生活思考,保持学习的输入-构思-输出状态

    2

    看完这本书,除了做一些笔记外,再重新反思和梳理书中的知识体系架构,保持着一边输入新的知识,一边输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比如,学到哪些新知识?哪些知识对自己有重大启发?对比过去存在的固定思维模式,有哪些是该摒弃的或者该改进的地方?接下来,自己该从何做起?

    大家或许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在惯性中生活,在教导下学习,在成规中思考,在劝解中决定,并在无助的结果中自责,我们着实需要一种智识和能力去反思,反思自己被局限的生活,去发现和实践更多成长和成长路径。

    《精进》这本书包含了七个层次的内容: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它们之间是相互交错交织,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看似孤立存在,其实,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 时间

    这世上最公平的事,莫过于每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可对待时间的方式却是千差万别,而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可看出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茫然的,他们有大把空闲时间,却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整天荒废度日。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焦灼的,他们和时间赛跑,永远有做不完的事,连一点空隙都不留给自己,他们人生变成了一连串密集而又无法停歇的鼓点。

    时间划分为五个视角,分别有:

    积极过去视角
    消极过去视角
    享乐主义视角
    宿命论视角
    未来视角

    未来视角就非常触动我的心弦,前四个视角虽没做到极致,但起码有意识在做。不悲哀于过去,活在当下,这一点似乎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可未来视角,我却似乎一直都把它忽略了。

    未来视角,它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远期未来以五年计划为制定一个长期目标,当然,这个目标需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不能急功近利,不要只在乎事情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忽略了过程中该有的细节。然而,近期未来,它虽较容易实现,但往往没有挑战性,或习惯性的一种"拖延症"。

    拖延症,即做事情,喜欢习惯性地拖着,不到最后一刻不完成。在生活中,我常常会犯这种拖延症,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反正总找的到借口来推脱。最后,影响我们的后果就是不仅浪费了时间,还降低做事的效率,甚至事情一旦多了就容易忘记。

    所以,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

    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3、正确对待"拖延症",让快速、及时去做事情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性行为。

    4 选择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有句话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因为努力的方向不对,最终有可能会走向失败。但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常常会因前方的选择而感到一片迷茫。有些人是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不知该如何选择?而有些人是习惯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故步自封地不敢轻易做出一些改变,怕选择后将会失去一些东西。

    可人生又一直在面临着选择,只是每个人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对选择的理解就不同,格局不同,所制定的目标也就不同。

    但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5 行动

    "三行而后思",这与"三思而后行"恰恰相反,前者着重的是行动在先,而学校教导我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学生时代照本宣科地念着,形成一种价值观,贯彻于我们的生活实践中,万事俱备了才敢踏出第一步,害怕一旦出错怕被人嘲笑。

    "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是“行动先于思考”的,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隐性的”,因此在行动之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那么,行动,就需要前瞻和反思。前瞻,是我们要对未来制定一个可行性的计划,根据计划落实于行动,再从行动中去反思自己,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反思,通过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缺憾和意义等维度来分析。

    6 学习

    对问题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们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例如很多人看书时,往往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结果时间稍微一长,就只剩下些模糊的记忆。学习应该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能够让人不闭塞,深度能够让人不只是学之皮毛。

    主动构建知识,包括制定计划、学习和回顾整理。对笔记进行整理,或者画出一张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要点以整体的形式再现出来。

    就如我,一开始看书,贪图快及广,走马观花地略读完一本又一本,追求一种量变没有质变,最后的结果,就是脑海深处留下仅剩一些模糊不清的记忆。后来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自我改变,精读文章,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整本书的架构,美妙的句子会抄落下来,偶尔在用到之时会翻出来看看,这方法虽有所进步,但记忆的效果还是不好。最后,我给自己在原有的回顾和整理方法上,补充一条用自己的话概述归纳作者的观点。

    我以为自己已做到差不多了,可看完《精进》这本书后,我才发现离极致还差那么远的距离。在学习中,我一直扮演着"吸纳者"和"搬运着"的角色,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头脑内部,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而不是你心中的困惑——那些待解的难题。

    之前一直采用的是直接传递模式:传递-接收;而建构式传递模式是:传递-接收-探索-建构新观点。差距就是在于探索和向深度的挖掘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通过深入内部事物的解码,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7 思维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

    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

    最后的最后,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人可以代劳,哪怕是从书里也好,从现实里也罢,有那么一点点触动,引发察觉和思考,带来行动,实现自我提升和完善,足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读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es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