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篇:价值创造正值当下但任重道远
我们正处在一个独特的时代,高增长红利已过去,不确定性成为主旋律。价值重塑与转型是中国消费品与零售行业必须直面的议题,然而目前“价值增长赢家”企业占比还不到十分之一。从单一规模增长到全面价值创造,中国企业任重道远。
下篇:走向企业价值重塑的成功之道
中国的消费品与零售企业在围绕价值创造建立全新的模式与竞争力时,需要果断地采用 “变革转型”模式来迅速、彻底地奠定成功重塑价值的基石。“价值增长赢家”企业正是通过这种体系性的转型方法获得了远高于市场平均的业绩表现。
内容节选
在过去的五年间,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见图1),令单纯依赖收入规模增长模式的传统企业措手不及。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消费品与零售市场的内部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以零售渠道为例,最近几年传统商超和大卖场陷入增长停滞或负增长,而便利店与线上零售的崛起态势明显,而进入到2017新零售元年,零售格局的演变仍在继续上演。除此以外,企业发展的“催化剂”也在日益丰富,例如数字智能技术、产品创新场景、平台化模式、敏捷组织体系等。正因如此,众多初创型和小而美的企业被赋能,并实现了对传统企业的“弯道超车”。
大部分的中国企业习惯于也仍旧在延续着粗放式的发展战略,即主要通过渠道拓展、营销提振来推动增长,这种方式虽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使得企业快速获得市场份额,但易形成核心能力的缺失,给企业后期的发展埋下隐患。
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可以是整合品牌、产品、供应链、数据等全价值链资源,可以是建立线上线下的全渠道模式,也可以是打造自己的竞争生态体系。然而在我们看来,不论盲目切入哪个新的转型轨道都可能会操之过急,中国的消费品与零售企业应首先意识到传统的企业发展理念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什么才应该是当今时代下领先的企业转型与升级思路。
很多大型企业在转型之初将提升重点放在某个或单一的职能及业务方面上,往往一开始进展不错,但因缺乏在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考量,转型之举很快丧失效力。同时有些中小型公司尝试从头到脚的彻底转型,追求多元化业务布局与发展以实现突破,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并不理想,比如缺乏聚焦性或者人才、配套能力及资源投入不足,最终与期初设定的目标渐行渐远。还有些时候,企业有效评估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配的未来转型战略,但因执行效率低下,最终事与愿违等等。
想要游刃有余地有效应对绝非易事,这就要求今天的企业必须首先从企业管理思路开始转型升级——围绕价值创造建立全面的管理视角。
中国消费品与零售行业在价值创造和股东回报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消费品与零售行业中的“价值增长赢家”即高TSR值的企业占比较小。我们综合“收入增长”和“TSR表现”的视角对中国消费品与零售的样本企业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四类企业发展模式:价值增长赢家、规模追求者、效率追求者、表现不佳者。这与我们的判断一致,中国企业一直以来以追求规模和收入为主轴,这样传统、单一的成长模式造成真正的“价值增长赢家”目前占比还不到十分之一
除企业自身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及追求增长的方式外,企业所处的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价值创造/TSR的表现。当深入分析中国消费品与零售的各个细分板块 ,我们发现各细分板块的TSR表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对于苦苦探寻价值创造之道的中国消费品与零售企业而言,必须首先意识到“价值增长赢家”的打造有赖于全方位、果断的企业竞争力重塑。在进行价值增长模式重塑时,企业囿于之前的竞争和能力视野或者缺乏信心面对和管理变革带来的阵痛,往往会选择“碎步慢跑”型的改进策略或模式,即通过一系列零散的、非系统的数个优化举措/项目在长达几年的时间中进行“缓慢治疗”。但事实上,唯有转型才是成功之道。与“碎步慢跑”模式相对的是,很多优秀企业果断地通过一次性、大规模的“变革转型”模式来奠定成功重塑价值的基石。
具体而言,科尔尼FIT (睿健) 转型TM方法的应用包括五个方面的步骤与要点:
| 全文缩略图
微信添加某某的小秘书[微信搜索:cpfood2016]为好友,获取《中国消费品与零售行业的价值重塑与转型》12+7页报告全文ppt、pd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