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a giver-成为一位给予者_腾讯视频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短片叫“Be a giver”,做个给予者。它讲述了在台湾的一个偏僻矿区,有一位叫条春伯的人,他是怎样通过帮乡亲读报、写信、教孩子等方式,让自己的知识帮助别人的。
事隔2年,我是来重温这个片子的。
这样的故事,是可以置换在很多背景下来看的,有许多的视角。
01万金吾儿,父母无能
有一个片段很有意思。
村里的大婶,请条春伯给在城里做事的孩子写信,一开始骂骂咧咧说自己的孩子,寄一些钱回来啦,家里都没钱啦,他自己忙着在台北风光,全家人都要死光光了。他弟弟要报名上学了也没钱,我都要上吊了。
做事很常见的妇女讲话的口吻。条春伯写完信,念给她听:
万金吾儿,是父母无能,才让你这么小就去异乡求生,让你受苦受难,但是最近家里有一点困难,小弟小妹要上学,你如果有钱多少寄一点回来。你在异乡身体保重。
最后问大婶,这样写对吗?
大婶竟然变得好像收到一封喜报一样,笑眯眯地乐呵呵地说“对对对……”千恩万谢。刚刚还讲死衰仔的妈妈,一下子变得恭恭敬敬。
02父母大人,孩儿不孝
看到这里,我突然就想到16岁初到广东的时候,当时在一个工厂打工。那时没有手机,BB机都很少,农村老家才刚刚兴起通电话。所以那时,最实惠的联系方式还是写信。
现在想起来,那时我与父母的通信都很少。如上面的矿区大婶一样,我想母亲嘴上可能会念叨在外面的孩子,只顾自己,不管家里。可实际内心底,不正如条春伯信中说的那样吗,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父母无能,不能供你继续读书,让你这么早就外出打工,你在外乡要保重自己。”有哪一位父母会真的不挂念远在千里的孩子呢。何况也才十几岁!
那时自己很傻呀,从未这样站在母亲的角度想一想,那时我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戚可依靠,她怎么会不挂心呢。
所以今年,当我的儿子跟爷爷奶奶回老家时,她知道我不舍,又想起以前把我们丢下外出打工,她在视频那边都大哭了一场。
我想,母亲既是在哭我今天也要忍受离别之苦,又想到多年前,为了生活,把我们姐弟三个留在外婆家,过年才能回来看一次时的酸楚。
这位条春伯是真懂乡亲们的心呀!
做人03酸甜苦辣,世间万象
我定义的知识分子,是在一群人里面你的知识比大家多一点点,可是你会把多的那一部分奉献给大家,那才叫知识分子。——吴念真
片子来自台湾著名导演、作家吴念真的讲述,正是台湾早年的真实景象。
几年前我去了一次台湾旅行,真的站在那片土地上,才开始理解那里的人。当时的导游也正是父亲的年纪,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如今他自己的小儿子也正要去服兵役,也不想孩子去到太远的地方。
导游大叔讲到他们小时候,生活挺艰难的。因为一下子从大陆来了那么多人,当时的安置是一个特别大的现实问题。物资供应、上学就业很多配套都是跟不上的。这不是历史,而是真实的生活。
短短9分钟,让我看到许多的感动。
传承比如,这种写信,我想到了巴西电影《中央车站》那位替人写信的妇女,她从不寄出。每天总是假装很认真地记录着陌生写信人的口述内容。直到她遇到那个小男孩。
比如钦仔也开始写信,他说似乎介入了大人的世界,知道什么是秘密,什么可以公开。而在矿区的孩子,因为经常发生的意外变故,可能一夜之间就长大成人。
又比如,条春伯“把知识当奉献”,因为在矿区的原因他才会早早筹谋,安排传承,不仅教人做事,更是身体力行,教人做人。他也展示了不同的说话方式。比如写信要钱,用了体谅的姿态,是不是即便都艰难,也会互相理解,更舒服一些呢。
钦仔拥有这样一位人生启蒙者真的很幸运。(完)
原载于公众号:
万金吾儿,父母无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