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七
正文图片|微博,侵删
20岁做什么,可在五年后受益匪浅?01
我有一个好友,曾经也有宏伟愿景,在一张A4纸上写下了满满的计划,也在一段时间里奋发图强。钢笔字迹娟秀,罗列出来的:考研,旅游,交友,暑期安排……好友义正言辞地说:年轻的时候,做这些事情可以让未来的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都满心期待着她的改变,好友确实每天坚持背单词打卡,跑步,分享成就。可为她点赞之后的一个星期,她突然狂刷朋友圈,还配图:考屁的研究生,不考我也照样活的很好。
而刷到这条朋友圈的朋友,估计我一样,自动冒出黑人问号JPG。
过了一阵子,这位好友又马不停蹄地忙着兼职,朋友圈俨然成为了她号召人力的平台,被她时不时的爆粗口吓了一跳,什么时候她的言词中充满了戾气?
我慢慢发觉,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即使你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最后也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你看起来还是一事无成。
所以,20岁做什么,可在5年后受益匪浅?打开百度,豆瓣再到浏览器上,有无数个理由。比如,年轻的时候你要学一门乐器,你要去学技能,学会理财,多学一门语言,你要平常多看书等等。
20岁做什么,可在五年后受益匪浅?02
这些鸡汤文章你不是第一次见到,你也很多次点头觉得很有道理。可为何在坚持不到数周后,你摇头转身就放弃了?
我看那么多书,能当饭吃?
一个月就三千块钱的工资,又不是百万富翁,还需要怎么理财?
每天上班都累的要死,周末还去健身,倒不如把时间腾出来,躺床上休息,玩手机,追剧。
那么长远的人生我们看不见,我们当下已经够忙碌。就像那个抖音视频里端泡面的小伙:“有专家和我说,吃泡面不健康,我都沦落到吃泡面,还管他健不健康?”
一天24小时,我们在职场奔波以后,还需要吃饭,睡觉琐事,剩下的这点时间从牙缝中挤出来,做一件与现在无关的事情,有意思?
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只是像健身,看书,旅游之类的计划,是属于收益性较缓慢的事项。
20岁做什么,可在五年后受益匪浅?03
一个朋友给我留言,我希望你赶紧遇见那个人,你的对的人。我笑笑不说话,其实我很珍惜这段单身期,我可以做很多事情。下完班的时候,可以练字,看侦探小说,写文章,画卡通人物之类。
这点我个人的时间,挤出来投入到看似毫无价值的事情上,却能在未来的一天给我加倍的价值。在有空余时间的时候,做一些有收益性的事情。
对于我来说,单身就是增值期。
练字在短时看不到回报,文章水平仍然很一般,单词背了又忘了,这些事无数个你放弃并嗤之以鼻的借口。没有坚持下去,你自然看不到任何的改变。举个例子,同样的时间,你用两个小时打王者荣耀,打完游戏你会发觉,什么事都没有做就结束了。你打游戏,狂追剧得到的只是一时的快感,并没有留下任何印象深刻,或者有价值的事情。相比之下,单词就不同,你知道你有一天能用上它。
20岁,就应该做一些增值、有收益性的计划,前提是你的视野应该更广阔。如果就像广告中那般:“我想要的,现在就要。”
你得到的是迎面而来的退堂鼓。
时间就是一种资本,只是大部分我们很难一时间查看到这种资本积累的力量罢了。20岁做什么,可在五年后受益匪浅?
20岁做什么,可在五年后受益匪浅?
一个答案不唯一的问题。
你要让你所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发展产生变化。
有些游戏你打一年,五年仍然没有变化,换个平台你仍然从零开始玩起。与此同时,还有看过就忘的综艺节目,无数次背到abandon就停止了的英文单词……
在年轻的时候,未成家的时,你的时间不会放在固定的工作、社交、家庭婚姻、孩子。你现在的时间一分一秒都完整地属于你。
这段增值期的期限并不是永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价格的。
在年轻的时候,多蹦一两个台阶,固定的阶层很有可能得到改变,不妨从床头柜的那本小说看起,从练字帖的那一页坚持下去,这些小事,相对你今后的每一天,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定的价值。
拒绝拖延,拒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要挥霍大把的时光,最后得不到一技之长。现在呢,立刻,马上去改变,放下手机,去学PPT,去跑步调整皮肤。将时间放远来看,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你会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不要让时光看见毫无变化的你自己。
蔡康永在《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有些路,你不走下去,就不会知道那边的风景有多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