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要我写写我的生活,因为想做一个公众号,主题是不同选择下的不同生活。因为我可以代表大学毕业选择读研的类群。原是八月中旬说的话,但因为刚刚休假结束的惰性,加上个人许多琐事,竟然拖到了九月份正式开学。拖延症对于我真是一个坑。
其实并不知道怎样讲述我代表的生活,毕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甚至进入同专业的不同实验室差别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只能随便说说读了生物专业研究生这一年来的变化和感受。
竟然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忍不住回顾在走上这条道路的过程中面临的选择纠结。选择的最初,是考研还是就业,毕竟本科就读于师范学校师范专业,毕业即拿到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而生物专业其他方向的就业状况着实不太乐观。最后,说不清楚是逃避长大的现实多一些还是真的对科研有兴趣,反正就那么投入了考研大军,备考期间情绪的起伏和精神的拉扯在此不赘述。于是初试以没什么优势的成绩过线,然后复试用破釜沉舟的魄力放弃调剂成专硕,也放弃了建议我调成专硕的导师…单看结果,如愿成为可以转博的学硕研究生,选择的导师虽年轻却能力很强,师生相处融洽,实验室津贴待遇都满意,但过程说不上步步惊心,也并非云淡风轻。
正式开始说进入实验室的生活。开始时一边给师兄师姐做劳力,一边学习基本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研究生毕竟不同于本科教育,身份是学生却也不完全等同于学生,受导师直接领导也会发生活津贴,不然导师又何来老板的称呼。所以,除去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其他时间一定要去实验室报道,并且受研究课题的特殊性限制,即便是休息时间,如果实验有需要,休息就是浮云。例如,养的菌长到一定时间必须进行下一步实验处理,否则得重新来过。所以读研后,你会发现时间并不能完全由自己支配,提前计划好实验停在哪一天哪一步,可以空闲时间,但是也许中间某个过程出了差错需要延时或重来…于是朋友相约的邀请,再不敢轻易答应,因为无法确定自己能按时赴约…
再一个不适应甚至懊恼的事件是,竟然许久不再读书了。每天忙碌着琐屑的事,时间被分割成很多的小块,等胶跑完的空闲可能准备下一个实验的东西或者收拾上一个实验的残余,或者刷了刷朋友圈,闲聊了两句天,就过去了。周六周天,可能睡个懒觉,只想着去实验室接个菌,或保个种,或做个PCR扩增,觉得半个小时的事儿,一个上午就没了,下午睡个觉,洗个衣服,可能也就放弃去图书馆了。所以读研一年来,我竟然没有享受一个图书馆静谧悠闲的午后,每次匆匆借几本书就走。悲哀的是,借回宿舍的书,总会输给手机、网络、闲聊…
还有一个变化是,因为实验时间的不确定性,同寝室的室友都很晚归来,寝室变成纯睡觉的地方,再没有大家无事窝在宿舍床上,一人买饭,全寝室捎带的情况,各有各的事情忙,彼此相处的时间寥寥,这个可能要赶实验进度,那个可能要准备在组会汇报实验进展…所以,一个实验室的小伙伴可能比一个寝室室友更熟悉…
洋洋洒洒、漫无目的写了这么许多,其实想说的是,生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每一种选择下的生活都是改变,高兴不高兴都要沿改变的轨迹走下去,因为再平淡的路也有风景是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