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我女儿10岁,非常怕黑,每晚都开灯睡觉,不敢一个人睡,睡觉时要抱东西,喜欢检查门锁,凡事都怯怯的、总是担惊受怕,我一直感觉她没有安全感。这其中可能因为她爸爸长期在外省工作,一年父女俩见不了几次面,而我性格急,压力大,凶她的次数也不少。请问我该如何提高女儿的安全感呢?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专家曹泽能:这位家长,你好,我们先释义“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当下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人对危险或风险预感所产生的确定感和可控感。换而言之,安全感足,就会身心舒展、自信勇敢;安全感不足,就会表现出类似你女儿的蜷缩与胆怯。
安全感不足的其它表现还有:外出必带防身器械、习惯坐靠里朝外的座位、打出租车爱坐后座、更换密码频繁、取钱爱验钞、家中预备应急物资、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希望被保护等行为状态。
一个人缺乏安全感,本质上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表现,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能随时应对意外,不相信自己有资格获取他人的关爱与支持。事实上,这种自我怀疑是极其痛苦的,主观上渲染恐惧,自己吓自己;客观上与周围人隔阂,不懂求援,这种现象就像一个“自以为孤独无助”的人天天提心吊胆地生活在一群人当中一样。
“安全感”从何而来
一方面,“安全感”是从孩子的依恋发展中来。依恋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心理结构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在年幼时,这个“安全基地”由父母或养育者来承建,如果父母照顾的足够舒适,那么外在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但如果孩子生活在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父母失和等欠缺安全感的环境中,那么就会导致孩子的“安全基地”基建不扎实,甚至“风雨飘零”,孩子长大后也会安全感不足。
这其中,前者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孩子非常信赖自己的母亲和家庭,在今后遭遇挫折时,会获取平静和勇气,不会持续焦虑和恐惧。因为孩子确信,“无论回家多晚,家里都有一盏温暖的灯”,故而内心有强大的家庭支撑;后者容易形成消极的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依恋与反抗型依恋,孩子带着原生家庭的隐秘和痛苦,想走远却走不远,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和事会充满困惑和猜疑。
另一方面,“安全感”会在孩子长大后的认知重建中再次调整,人的成长就是认知重建的过程。在人渐渐离开父母与他人相处时,会不断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来修正自己的三观,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知识,从而在心态上更阳光积极。当然,人是环境的产物,如果遇人不淑,则会近墨者黑。譬如与一个品性不端的人交朋友、与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谈恋爱、遇上一个有偏见的老师、碰到一个心胸狭隘的上司等,都会让人朝非理性方向发展,从而动摇、坍塌原先的安全感。
安全感不足与父母有关
这位家长,就你的孩子而言,我个人认为她的安全感不足与父母有关。
一方面是你的因素。“性格急,压力也大,凶她的次数也不少”,表明你不能全然照顾好女儿,这就像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好妈妈坏妈妈理论”所说的:幼儿或因饥渴、身体不适而嚎啕大哭。妈妈赶紧跑来,将乳房塞到幼儿嘴里,幼儿停止哭泣,饱吸后平静,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这时候,妈妈在幼儿的眼里,就是“好妈妈”;但下次幼儿嚎啕大哭,妈妈没有来,不理他、任他哭,这时候,妈妈在幼儿的眼里,就会裂变成“坏妈妈”。
随着幼儿的成长,这两个本来裂变的妈妈渐渐成了一个整体,妈妈既是天使也是魔鬼。也就是说,女儿有时会对你“既爱又恨”,你们之间的关系不稳定、不和谐,孩子未能形成安全型依恋。另外,当你因为自身压力产生的情绪,出现言语攻击,孩子感受到的是突如其来的“地震”,即使你后悔自责也无法弥补对孩子心灵的创伤。
二是孩子爸爸的因素。孩子的爸爸“长期在外省工作”缺位于家庭,会造成孩子的心智、体能的一定损失,对孩子人际交往、求知欲、独立探索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使孩子独立性差、性格柔弱,严重者则产生社交恐惧等。
据统计,我国流动人口1982年有660万人,至2010年上升至2.2亿人,2015年之后增加到2.4亿人以上,这是一个“爸爸缺位”现象的庞大群体,值得重视。
在认知重建期调整孩子安全感
最后,家长该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感,我的建议是:
第一,即使错过了她的安全依恋形成期,希望不要再错过她的认知重建期,希望你先自我减压、平复情绪,多些陪伴孩子,耐心引导孩子,适当鼓励孩子。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好的亲子关系是良性的互动和支持,而不是孩子对父母的绝对依赖。
第二,建议孩子爸爸从“互动性、可接近性和责任性”三个维度重新就位,承担育儿中的部分责任和义务,例如及时探亲或节假日团聚,一起参加户外探险活动,平时多视频关爱孩子,常寄小礼物,让孩子感受到父爱在身边。
第三,努力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体能,让她学习武术等特长。当她的资本足了,她的自信自然会水涨船高,从而安全感会渐渐提高。安全感的源头是从自己身上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