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民的名义官场文化简书电影院
《人民的名义》:为什么你以人民的名义混的还那么差

《人民的名义》:为什么你以人民的名义混的还那么差

作者: 铮论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20:23 被阅读693次

    文/铮在撩人  来源:微信公众号/zhengzailiaoren

    《人民的名义》

    推荐指数:四星+0.7

    政治尺度:五星+

    基本信息

    类型:悬疑、反腐

    编剧:周梅森、孙馨岳

    导演:李路

    主演:陆毅、吴刚、张丰毅等

    出品方: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湖南广播电视台等

    首播时间:2017年3月

    今年3月初,浙江卫视首播的商战剧《鸡毛飞上天》,开篇写特殊年代(66-76年)的尺度让我小吃惊了一下,好多年没人敢这么写(也没有播出过)如此政治上的大尺度(特别是在经济制度上)剧了。

    余惊未消,3月末,反贪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首播。该剧的出现,一下刷新了政治尺度剧的底线,以至于豆瓣很罕见的把该剧的评分刷到了9.0以上。

    美剧在国内一直备受推崇,这种推崇毕竟是被动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美剧制作精良、人物塑造饱满、情节精彩、悬念迭出,相比之下国内的剧现状千篇一律的套路是小鲜肉+玛丽苏烂剧情。除了鲜肉脑残粉,对于烂剧,观众甚至是不堪其扰。

    如今一部三观极正,制作极精良,故事内容也相当精彩的国产反贪剧,一股清流的出现,让人没有理由不欢呼。

    《人民的名义》可以称得上中国几十年来政治尺度最大的一部电视剧(以前可能也有电视剧反映过,但反映是反映,能/敢在电视台播出的概率通常为零)。

    《纸牌屋》再牛×,也是说的美国制度和人性。但美国才成立几年啊,论尺度和深度,抡起袖子玩政治厚黑学,我们国家可是已有几千年的积累了,从来没服过谁。论政治想象力,美剧还是得靠边站吧。

    要知道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由王侯将相的家谱构成,这种“顺天意”的狠劲儿,直夸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闲话不多说,继续《人民的名义》:

    故事内容

    《人民的名义》的故事,讲的是反贪总局侦查处长侯亮平,在汉东省查办的贪腐案件时,涉及到了该省已破产倒闭的大风纺织厂,而该厂触及到了汉东省政局的各方利益。所以正反双方,以大风厂为导火索,展开了一系列较量,最正义终于压倒邪恶,侯亮平等人查处贪腐,伸张了正义的故事。

    看点

    《人民的名义》看点最劲爆的当然是政治上的大尺度描写,该剧既然跟贪腐有关,那该剧就担负着社会使命:政治宣传,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但,好的影视作品,比如该剧,除了给你正确的价值输出外,它在艺术塑造上也是可圈可点的。

    比如剧中各种名字的运用:

    从剧名开始,“人民的名义”,自然就有两层意思在里面,一个是以人民的名义,干苟且的事情;另一个是以人民的名义,弘扬正义。

    除了剧名,该剧好多名字的运用,都有很多象征性意义,其用心程度,堪称官场红楼梦。

    比如:

    汉东省=寒冬省(贪污腐化严重,如果不反贪,该省的政局就如同寒冬,万物冰封,正义再也苏醒不来)。

    侯亮平,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绰号猴子。该剧对侯亮平的性格塑造,偏向《西游记》中降妖除魔的孙悟空。侯亮平面对汉东省令人发指的贪污腐化,也有“金猴奋起千钓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强烈快意的行动力。

    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在剧中是正义的保护神。名字中“瑞金”二字,自然取自1931年我党在瑞金的临时政权。沙瑞金在该剧中的正义存在,自然也就代表了我党的初心。初心告诉大家,即使国内出现短暂的贪污腐化的病。那也腐蚀不了我党的初心。(插个题外话,据网媒报道湖南卫视为购《人民的名义》花了2亿多银子,一改芒果台在三观上大俗的尴尬境地,听起来让人感动,要知道尺度大到史无前例的反贪剧,电视台就算买了,也有某部门不允许播出的可能,就算播了,也有随时下架的风险)

    还有老检察长陈岩石,岩石,坚若磐石,坚定信念的意思,因为陈岩石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同样代表了初心。

    此外还有大风纺织厂工人,叫wen g e,代表了一种作风。在大风场,面临被强拆的局面时,这位工人偏激地(不小心)点燃了汽油,造成了大风厂数人烧伤。作者巧用这个名字,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态度。

    陈岩石、沙瑞金、侯亮平三个剧中人物放在一起更有意思了。我们粗略估计一下他们的年龄分别相差大概20岁。

    年龄排序:

    老检察长陈岩石80岁

    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60岁

    反贪总局侦查处长侯亮平40岁

    根据这样的人设倒推时间,三个人分别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60、70年代动荡期;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且,这三个人设在剧中都是正义的化身。编剧在告诉大家,从我们党、我们国家成立到现在,虽然中间千难万险,可我们还是走到了今天,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红色的根基不变、党内同志的赤诚忠心不变,以后也会砥砺前行。

    情节设置出人意料、节奏快,贴近美剧风格。

    比如,第二集中,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因贪污腐化败露,在高人指点下乘机飞往美国。那一集中,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都认为丁义珍肯定是出逃成功了,但剧中还出现了一个飞机驾驶舱晃动的镜头,设下了悬念。这个镜头在暗示观众丁义珍所乘的飞机可能因为天气原因返航,也在表明贪官的下场就像被天气左右的飞机一样危险,随时危险。

    以往讲价值观输出,都在说美韩影视剧的经典案例。

    如今《人民的名义》就是给你捧了一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鸡汤让你喝,你没有拒绝,而是喝的特别情愿。

    在第五集,有个让很多人飙泪的情节:

    京州市大风纺织厂面临强拆时,民愤四起,委书记李达康出面都摆不平。年迈的老检察长陈岩石举着火把,对群众许下诺言,出面摆平了李达康摆不平的事情。老革命陈岩石初心不改,所讲的话,所做的事,现在我评述起来好似没有什么,但在恶势力或者“恶”势力面前,只有像陈岩石这样的老共产党员,不畏强权和暴力,才能稳得住脚,给人民群众信心。

    精彩情节也在这里了。陈岩石为了不让大风纺织厂出现流血事件,当着市委书记和公安厅长长的面,以老百姓的身份向纺织工人保证今晚不强拆纺织厂。因为有了陈岩石的保证,纺织厂危局暂时解除。

    在纺织厂危局暂时解除后,市委书记李达康为了完成政绩,怂恿黑社会继续强拆纺织厂。该情节一出马上有了强大的悬念和看点:

    1,当时陈岩石对纺织厂工人承诺时,李达康虽然沉默,但也在场。如今李达康要以市委书记的身份违背契约精神,他以后还会干什么让人咋舌的事儿来?(期待、担忧)

    2,一旦李达康真的强拆,李岩石如此被动的局面怎么解除?(期待、移情)

    只有一部《人民的名义》吗?

    《人民的名义》收视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近代历史剧《北平无战事》和《大明王朝1566》的粉儿。从某种角度讲,《人民的名义》和《北平无战事》,两部电视剧几乎神似。

    同样的“小”演员、老戏骨搭配。刘烨因《北平无战事》饰演男主方孟敖,跟倪大红等老戏骨飙戏,被弹幕狂喷演技不行。陆毅也是在《人民的名义》中,跟侯勇等老戏骨飙戏,同样被质疑表演痕迹太重……(依我看,不是刘烨、陆毅的演技不行,老戏骨、老戏骨,老了自然成了戏骨,天才毕竟少数,请给他们时间)。

    同样改编自小说。

    同样是关于贪腐故事内容。

    同样的接近美剧的节奏和尺度

    等等。

    通过两部剧的对比,再看《人民的名义》。现在它所以大热,两点原因缺一不可:

    一,因为政治尺度之大,前所未有,而政治在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敏感的禁区。《人民的名义》横空出世,这种热度,相当于小米的饥渴营销,观者一方面对政治话题有着强烈的猎奇心,另一方面期待着这剧的尺度,到底是有多大。

    二,现实需求,近几年我们国家反腐倡廉卓有成效。但,反腐是个永恒的话题。有清廉的官,就有腐蚀的蛀虫,无论哪个国家、什么地方,从古到今。有政权在,糖衣炮弹就始终存在,那民愤也就始终在。所以说观众在看该剧的时候,总是期待着从剧中得到现实生活中部分不能好好实现的事情,比如你懂得。

    补充:

    1,人治和法治

    《人民的名义》的故事中,最后解决问题的都是某领导,以至于观看该剧的人不由得冷嘲热讽一下:最后还是离不开人治。

    那说好的法治呢?

    人治和法治,将两个名词扩大到社会管理层面,这两个问题貌似一直不可调和,没人能解决,所以一直以来就备受注目。

    这个问题我的理论水平是解决不了的,但我比较偏向:法是人的意志,推行法也靠人,徒法不足以自行,但徒有人法又不足以自保。辩证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本是废话,等于没说)。

    放在电视剧中,讲法治还是人治,通常来说是人治的。因为电视剧的主体是人,人是施力方也是受力方,推动故事发展、矛盾解决的都会是人(我是说一般情况下啊,一般)。况且《人民的名义》的类型是反贪剧,所以该剧的主要立意是反贪,而不是法治。

    央视下午一点钟的今日说法是说法治的……

    2,标题纯属标题党啊,标题党小王子表示不会写标题了……

    3,《人民的名义》总体来说尚可,我不敢说完成度,毕竟该剧目前才播到了第6集。如果怀有特别高期待看该剧的朋友,我劝你平常心。

    该剧也有让人看了尴尬的时候,比如在第3集,陈海请侯亮平在家吃饭,出现这段的目的,是为了写陈海和侯亮平的兄弟情,为后来剧中陈海的死,给侯亮平加大反腐的“赌注”做铺垫。但那段故事中的演员、演技、台词、场面跟这个做铺垫的剧作目的特别不协调,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和混乱。

    尴尬到什么程度呢,有条真实新闻,就在清明节假期的时候,某男带着小三去扫墓,被正室抓个正着,正室质问某男,你敢不敢当着你的祖宗的面儿,告诉我,她(小三)是谁,然后新闻里配上的结束语是: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对,就那种尴尬。

    再比如,第4集中副线人物郑西坡跟他儿子的一大段对话,我都是跳过的,写的特别水,也可能是为了以后做铺垫吧,但如果每集、每场戏都这么做铺垫,那以后的剧也没法看了,但我相信不会……

    最后,为了保佑以上写的所有敏感词能够通过各个媒体平台的人工/机器审核,

    贴上一句:天意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保佑!

    再加一张帅照:

    镇楼!

    已同步入驻平台:

    百度百家|网易自媒体|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看点|搜狐自媒体|北京时间|界面新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民的名义》:为什么你以人民的名义混的还那么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mo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