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阳间案,阴司断

作者: 诗文书画汇 | 来源:发表于2021-10-29 18:06 被阅读0次

本文为《民间故事》之927章,如果您喜欢看民间故事,记得常来!

话说宋徽宗年间,明州有一位张姓富人,家境十分优渥。早年间,张公在镇上开了一家酒坊,生意做得甚是红火。

张公有一个林姓的远房亲戚,家境一般。林家人听闻张公买卖做得大,于是便驱车前来,欲要与张公合股,一起经营酒坊生意。

那张公是个仁义、厚道之人,听闻林家家境一般,就想拉他一把,便同意了林家的请求。

不久后,林家总共四人凑足银子入股,也只是占了一小半的份额。张公拿出家里的积蓄,占了酒坊份额的七成。很快,新酒坊开门营业。

虽说张公占了七成份额,但他身体一直不好,也十分信任林家,毕竟两家是亲戚。于是,酒坊日常的经营和打理,全都交给了林家人。

林家人个个聪颖过人,精打细算,把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酒坊的买卖越来越好。

张公本就家境优渥,对酒坊的生意向来很少过问,而对于坊间的流言蜚语他也置之不理,毕竟远亲也是亲戚。他只当是过两年后,拿一些分成罢了。

隔年年底,张公找到林家人,欲要商量下分成的事。此时,林家掌事人却说:“这个酒坊一直是我林家人在打理,收入甚微,况且店员多,每月支出的银子也不是少数,哪里还有银两可以分啊!”

此话一出,张公心里就是一颤,随后他说道:“虽说我不管经营,那是看在你我两家是亲戚的份上,可你们不能昧着良心说话,这酒坊的买卖好与不好,人人皆知,我粗算一下,最少也能分到800两银子,你们可别不认账啊!”

林家掌事人没有再说啥,一口咬定:酒坊没赚到钱,拿不出银子,于是就将张公给打发了。

张公有理难辩,他一怒之下写了一纸诉状就将林家人告到了衙门。

林家人听闻张公去了衙门告状,于是四人赶忙坐在一起协商,四人商议后决定拿出400两白银疏通关系。很快,这400两白银就到了县令手里。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县令看了看林家拿过来的已经被篡改过账目的账本后,很是气愤。于是县令将张公押上公堂,判决张公补偿林家800两白银的经营费。

张公得知此结果,当场瘫软在地。他开始辩解,拒不付款。县令一拍惊堂木,遂将张公打入大牢。

此案一出,让镇上的人们是吃惊不已。乡民们都知道张公的为人,也知道酒坊生意兴隆,张公没有分到银子不说,还落了个牢狱之灾,乡民们都为他愤愤不平,可如今林家人与县令勾结,这上哪说理去?

镇上有个侠义之士,名叫王成德,经常为穷苦百姓打抱不平,他得知此事后就要为张公申冤。

林家人知道王成德的为人,他们怕事情闹大,商议过后就要给王成德一些好处,于是林家派了两个人,拿了200两白银,特意在酒楼摆下宴席。

酒过三巡后,那二人对王成德说道:“张、林两家的事自然会有分晓,王兄休要多管闲事,这里有200两白银,王兄拿去买些酒水喝吧!”

王成德果然是个侠义之士,闻得此言后他立马站起身来,怒说道:“我王成德向来不做亏心事,你们林家忘恩负义、落井下石,迟早会遭报应,看看你们做的那些勾当,我王成德绝不和你们这些豺狼同流合污!”言罢,王成德甩着袖子走了。

再说张公,一生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牢狱生活他哪里受得住?更要命的是,他心中怨气难消,不久病倒了,县令派人通知张家人,张家小儿赶忙将张公接回了家。

在张公弥留之际,对小儿子说道:“等我死后,你要将那欠款账目和林家四人的姓氏全都放入棺椁里,那县令贪赃枉法,那我去找阴司来断此冤案,一定不会轻饶他们!”张公言罢,睁着双眼驾鹤西去了。

张家小儿子按着爹的嘱咐,将欠款账目和林家四人的姓氏一同放入棺椁,将爹安葬了。

林家人得知张公郁郁而死,心里十分不安,他们害怕事情败露,都有些紧张起来。

怕啥来啥,王成德祭拜完张公后,就站在酒坊门口大骂林家过河拆桥,并扬言要为张公做证人,为他申冤报仇。

此事越闹越大,前来围观的乡民们都支持王成德,纷纷指责林家人不厚道。

七日后,王成德正在家中休息,忽然,他觉得头晕目眩,赶忙将婆娘喊来,说道:“我头晕目眩,想来是张公喊我去给他做证人。你且记住,如果三日内,我没有醒来,你再将我入棺安葬!”当晚,王成德果然没有了呼吸。婆娘不慌不忙,就守在王成德身边。

王成德被两个黑衣人请走,走了很久,来到一座城府里。张公赶忙走来迎接他,一边感谢一边带他去见阴司大人。

见到阴司大人,二人赶忙下跪,侧身一看,身边不远处还跪着四个人。王成德定睛一看,正是那林家四人。

阴司大人问道:“王成德,林家可曾贿赂过你?你且细细说来!”

王成德叩首一拜,遂将那日林家派人宴请他,还拿出200两白银封口之事详细说了出来。阴司大人又问林家四人:“你四人贪财忘义,私自篡改账目,贿赂县官,致使张翁蒙冤而死,今日又有证人在此,你们知罪吗?”

林家四人哑口无言,跪在地上不住地求饶。阴司大人摆了摆手,下令道:“来人!将四个忘恩负义之人打入地狱,永世不得轮回!”

林家四人拼命地求饶,随后被两个黑衣人拉走。张公跪地磕头,不住地感谢阴司大人。

“张翁,本官已为你平反此案,四人得到了惩罚,你且去轮回吧!王成德,你为人仗义、不收受贿赂,实在难得。本官为你增寿20年,你且回去吧!”言罢,张公再次叩首在地。

王成德谢过阴司大人,又与张公寒暄几句后,被黑衣人送出府外。

隔日一早,王成德醒来,婆娘欣喜若狂,赶忙去柴房做早饭。就在此时,林家大门口围满了人。王成德得知后,赶忙走了过去,却发现林家四人昨夜里暴毙而亡。

而四人的死因,并没有人知道。王成德见到此景,冷冷地说道:“忘恩负义、作茧自缚,这就是报应!”

没过多久,县令被革职,沦为过街老鼠。那个酒坊,被张公小儿子经营起来,生意十分红火。王成德一直活到了92岁,才寿终正寝!

声明:民间故事意在向世人阐述道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谢谢!

相关文章

  • 民间故事:阳间案,阴司断

    本文为《民间故事》之927章,如果您喜欢看民间故事,记得常来! 话说宋徽宗年间,明州有一位张姓富人,家境十分优渥。...

  • 包公断案故事《夫人学鸡叫》

    传说包公白天断十二卷案,黑夜断十二卷案,白天为阳间断案,黑夜为阴间断案。 夜晚只要包公躺在床上,就能去到阴间,去替...

  • 百鬼夜话丨暮云雨(5)

    阴司没有夜晚,即便阳间烈日灼心,这里,依旧黑不见指。 掌阴司光明的是烛火司。而沐斋节这日,是烛火司一年最忙碌之时。...

  • 冥夫的秘密

    俗话说阳间有喜亡人避,阴司嫁女三更雨,偏偏有人不信这个邪。 这人就是我爸,那是一九九一年的事了,当时他趁我爷爷到外...

  • 冥夫的秘密

    第1章 人见人厌的灾星 俗话说阳间有喜亡人避,阴司嫁女三更雨,偏偏有人不信这个邪。 这人就是我爸,那是一九九一年的...

  • 阳间奇遇记

    一阴司鬼卒来阳间出差。 在一高墙外听见有人喊:“我死了”,也有人喊“我挂了”。 仅一上午,鬼卒便听到有百余人喊冤,...

  • 金庸仙逝

    一世恩仇今日消,江湖舟逝此身遥。 阳间王朔空来骂,阴司李敖亲自招。 齐叹武林儒侠没,同悲香港秀才凋。 盖棺俗雅尤难...

  • 一个鬼的悲伤

    上个月到阴司局申请去阳间的事已经批下来了,我激动的泪水润湿了手中的通行证。 我很幸运,死的那一天碰上阴间大赦,每个...

  • 冥夫

    俗话说阳间有喜亡人避,阴司嫁女三更雨。 那一年,我爷爷到外乡给人剃阴头,临走时嘱咐家里人夜里不要出门,我爸刚成年,...

  • 朱县令妙审中毒案

    民间故事集:第一篇 朱县令妙审中毒案 乾隆年间,在长清县有一位县令朱竹君,字文正,此人明察秋毫,断如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间故事:阳间案,阴司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vp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