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如何哲学6:暴力和谎言退却的历史
作者:焦南凡
现代社会体制与以往相比,有一个明显不同:人似乎更能主宰命运,但相同的却是:需要预知何時将失去这一能力。这就要明了边界,在所有的事物的边界中,常见的是法律的边界,律师熟知这一点。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政治的边界,这点,却未必所有的人也熟知。
凉州会盟的前前后后(2)——冰冷的凝视
作者:白发布衣
拥有了形成教派的社会需求,在不到一百年(公元1000——1100年)的时间里,西藏涌现出了宁玛、噶当、萨迦、噶举、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二十多个教派。这些依附于贵族领主的各个教派,为了争夺信众资源进行了长期的争夺。
就在西藏个各教派缠斗的热火朝天之时,遥远的北方崛起了一支令欧亚两个大陆所有族群战栗的力量,这就是成吉思汗治下的蒙古人。
公元1206年,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随即便将矛头直指已经没落的金王朝。为了剪除金王朝的羽翼,公元1205、1207、1209蒙古汗国连续三次征伐西夏。
曹刿论战很精彩,但又有毛线用呢?
作者:心路独行
第一次知道有部叫《左传》的历史典籍,还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其中一篇名为《曹刿论战》的文章在当时是要求背诵的,因此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使我不由自主地想朗诵一番: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四)
作者:vivi薇薇
三个疑问:
1-始皇帝临终之前真的有遗诏吗?
2-这个遗诏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
3-这个遗诏真的被赵高扣留,后来被调包了吗?
这个有关秦始皇遗诏的问题,千百年来不断的被提起,也不断的被质疑。实际上,不仅限于始皇帝遗诏,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遗诏就是一个不断出现而又始终说不清的复杂问题。
汉人开发东北的先驱——公孙家族经略辽东记
作者:geniuschow
读过《三国演义》和玩过《三国志》游戏的朋友,相信都会对辽东的公孙家族有印象——当然,那不是什么好印象。在《三国演义》里面,公孙氏是无足轻重的配角,最后沦为衬托司马懿神机妙算的铺垫;在《三国志》游戏中,公孙家族长年累月盘踞着地图最东北的襄平那座小城,各代君主的属性值都低的可怜,以致用公孙氏统一全国成了标榜玩家水平高的标志。近日《三国志13》推出,笔者又对公孙家族的历史产生了兴趣,而不停的翻阅故纸堆和参考文献后,却越来越觉得事实并非如此:公孙氏并非如大家传统观念中的那样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弱小军阀,而是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将原来中原王朝不重视开发的辽东建设成了安定繁荣之区,成为中原难民的避风港,可以称得上是汉民族开发东北的先驱之一。
想象之城:重新认识民族主义——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笔记
作者:深音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主要讲的是民族主义在近代世界是如何被建构并且扩散的。他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认为,近代所兴起民族主义实际上是由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想象出来的政治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实质并无大的不同,只是想象的方式存在差异。
历史上的今天
1.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率领的船队到达巴西,成为首批到达的欧洲人
2.1912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在圣彼得堡出版首份《真理报》
3.1922年,孙中山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4.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成
5.1983年,中华民国国军英雄飞行员李大维驾驶U-6A侦察机逃离台湾,在福建宁德迫降
6.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7.2012年,中俄海军联合军事演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