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16日晚,位于济南的山东雅博教育培训学校内一名学生死亡。据称,该培训机构办学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管乐、艺考辅导、国学教育等;死者为 13岁 的男性学生王某。王某在当晚与该培训机构内的两名教员发生冲突,两名教员在控制王某过程中,致其窒息死亡。
类似的悲剧还有很多
安徽阜阳市临泉县一名18岁的男孩李傲,因为沉迷上网,被父母送去安徽一家特训学校戒除“网瘾”。李傲在被送去这家学校一天后离奇死亡,遗体上有20多处伤痕。
2007年,重庆发生网瘾少年不堪教官虐打,3次自杀跳楼自残事件;
2008年,广东一训练营教官对戒网少年实行殴打、禁止喝水等惩罚方式,造成少年肾衰竭;
2009年,广西15岁少年邓森山被送入“南宁起航训练营”戒治网瘾,被4名教官殴打体罚致死;
2011年,广州少年小俊因没有听话进入网戒中心活动室,遭暴力对待致胳膊骨折。
2011年,14岁网瘾少年小涛,因偷吃饼干,双手被网戒中心教官用军用背带捆绑着吊在单杠上,最终导致8个指头关节处皮肤缺血性深度坏死。
河南19岁女孩玲玲近日在郑州一家培训学校戒网瘾,在被教官“加训”两个小时之后死亡,另一名14岁女孩也因加训受伤。
七年前,媒体揭露山东省临沂市第四医院网瘾戒治中心主任杨永信限制“网瘾青少年”人身自由,用“电休克疗法”对青少年进行电击等身心虐待行为。当时卫生部以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为由,紧急叫停各地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
然而七年过去了,人们发现杨永信用电击治疗“网瘾”的行为还在继续,全国类似的网瘾戒治中心依然在招生,依然在用“限制自由”“体罚”的方式来驯服“网瘾少年”。
为何这类事情接连发生,这些事情的问题根源在哪呢?
1,父母教育不当是“网瘾”的根本原因
每一个“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系列的行为习惯障碍,而这些不良行为习惯背后要么是爱的缺失,要么就是爱的泛滥。如果爱是缺失的,大部分孩子都会有冷漠的眼神和封闭的内心。如果得到过无节制的溺爱,那么大部分的孩子任性和自我。我们现在教育上有“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孩子有“病”父母吃“药”之说的最好解释。
美国教育家M·S·斯特娜曾经说:“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有句很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你舍不得教育孩子,社会会替你狠狠教育他。
治网瘾导致的悲剧大多发生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反倒是在互联网普及更早、程度更高的大城市,很少有家长把孩子送到这种封闭式的机构治网瘾。这说明家庭教育水平更高的家长,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孩子使用网络的习惯和目的。同时更说明,沉迷网络不是网络本身的问题,而是家庭生态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集中反馈。
2,未成年网络保护漏洞
在保护孩子网络安全上,我们依然落后于部分发达国家
完善的法律法规,直接从源头上规范儿童所接触到的网络资源,让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责任直接划分到各个相关行业监管平台,这些或许是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一些优秀措施。
在美国,更多的是通过立法界定各方监管和保护儿童网络活动的责任,先后出台多部法律包括《儿童在线保护法案》、《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和《儿童互联网络保护法》等专项法律,还有在其他网络相关立法中也有关于保护儿童网络安全的条例,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儿童网络保护体系。
美国法律措施基本分为四个方面:色情内容管理、娱乐软件分级、隐私保护和专门机构技术支持。其中,色情内容管理是重点控制内容。并且针对游戏内容,跟影视剧一样,美国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简称ESRB)制定了分级制度,给所有游戏软件加上分级标识,并对游戏等娱乐软件实行分级管理,帮助家长更好地控制或防止未成年人接触不健康的内容。
目前来看,美国、英国以及日韩等国家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专项法律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甚至在韩国,没错,就是在《英雄联盟》职业比赛中让国内队伍屡次败北的韩国,有严格的《青少年保护法修正案》,规定在深夜12点至凌晨6点不得像未满16岁的青少年提供网络游戏。
对于教育孩子的责任这个问题,塾重塾轻,原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儿童教育比作一块大理石,那么,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美丽的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社会,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因素。”单从排列顺序上来说,我们的家庭教育无可争议的被列在首位。这才是完整的教育理念,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却出现了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互相推委,不想承担其教育孩子的“重量”,此其一也!
在互联网时期,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所接触的“不良书籍”、所玩的“不良游戏”、所看的“A片”等这些“偶然出现的不良因素”,将如“魔鬼”般摧毁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问题有这么严重吗?不要认为我们的孩子、学生是入污泥而不染,要知道古代有句“学坏3天,学好3年”教育谚语,可是在在互联网时期,我们的孩子“学坏只须3小时”! 这样的说法,相信吗?有的说这只是一个地方的出现问题,小事一件!何必小题大作?我们哪里没有?
要知道教育无小事!
3,网瘾治疗机构监管存在空白
警方表示,李傲被送去的教学点,属非法办学点。该校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存在非法拘禁行为,已涉嫌犯罪。案发后,校内20名学生均已通知家长接回。目前,罗铿等5人因涉嫌非法拘禁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除了临沂市第四医院网戒中心这种开设在精神病医院的网瘾戒治机构,全国还有许多如“成长学校”“训练营”之类的商业网瘾戒治机构,他们的运营并没有得到医疗卫生部门的许可。
早在2009年,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就明确表示:“卫生部并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医疗机构专门治疗网瘾。”现在的国家卫计委也曾在2014年明确表示:“我国目前仍未批准任何一家医疗机构专门治疗网瘾,现在也没有明确地将网瘾作为独立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此外,绝大多数网瘾戒治机构都不是医疗机构,而是以“咨询中心”“成长学校”为名的商业或民营组织,其主管部门更是五花八门。属于公司培训机构的由工商部门审批,属于民办教育的由教育部门审批,属于社会类培训机构的则由劳动部门审批。
还有一些网瘾戒治机构甚至根本没有在工商、教育或劳动部门进行登记,比如云南省沾益县焕然成长训练中心。2014年,该机构因对一“网瘾少年”施虐致其重伤而引发全国关注。当地工商、教育部门至此才发现,该“成长训练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并未到任何部门进行登记或备案,无照营业达5年之久。
“目前针对网瘾的治疗,法律或者行业监管是空白的,因此任何人都可进入戒除网瘾这个行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开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对网瘾戒治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建议实行未成年人网瘾戒治机构的行业准入制度,建立行业资质认定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严禁没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网瘾戒治。”
4,网瘾的定义存在空白
什么算网瘾症?目前尚无定论
哪些条件可以被认定有网瘾?哪些孩子需要接受网瘾的专业治疗?在繁杂无序的市场中,这一标准完全缺失。
2013年,文化部、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中也明确提出,“目前我国尚无符合国情的网瘾诊断测评量表的现状,要调动研究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各方的力量,研制本土化的网瘾诊断测评系统”。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管理人员见到北青报记者做的第一件事是,拿出几页A4纸打印出来的网瘾诊断的9大标准,他说这一标准虽是他制定的,但已经被美国精神病协会采纳。
对于“9大诊断标准”,其他戒网瘾的培训机构却并不理会,按照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的说法是,“谁说网瘾是种病,我们接受有网瘾的孩子,但不接受有病理的孩子”,既然不接受“病人”,也意味着不需要任何诊断标准。
被送进来的孩子到底怎样算是患上“网瘾”,更多的是靠家长和戒网瘾机构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记者采访到一个正在接受“治疗”的河北家庭,母亲说她已经带着孩子在北京求医四年了,他们家孩子的症状是严重嗜睡,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但是只要一上网就不再有嗜睡问题。为此,她带着孩子看了北京五六家三甲医院,检查过大脑,都显示正常,有医院认定孩子有“发作性睡病”,但没法治疗,最后只好找了家戒网瘾机构试一试。
谁在戒网瘾?没有行业标准
国家卫计委昨日向北青报明确表示,他们从未批准过任何一家专门治网瘾的医疗机构。
没有专业的网瘾医疗机构,那什么机构在治网瘾?北青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网瘾戒除的机构鱼龙混杂,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大致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别,第一大类别是心理专科医院,北京国奥心理医院就属于这一类,该心理医院业务范围包括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该医院表示配有专门的心理医生,以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除了心理医院,部分大型医院的心理科或儿科也可治网瘾患者。
第二大类别则是商业机构或民营组织,这一类别的机构名目繁多,属性五花八门。北京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就是这一类别的代表之一,该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属性就是一家商业培训机构,在工商部门注册过,与“学校”和“医疗机构”完全不沾边。网上可以查到,命名为“咨询中心”的戒网瘾培训机构,北京还有好几家,个别咨询中心在工商局网站上甚至查不到注册信息,网站上挂出的资质属性和河南“训死”女孩的戒网瘾搏强学校一样,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
接触过众多网瘾患者的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崔永华,多年来也察觉到现状的混乱,“针对网络成瘾的治疗,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行业标准,也没有具体的资质审核。但是,社会上对网瘾治疗的需求很大,导致市场混乱,大多由非医疗机构做网瘾治疗工作。”
如何解救所谓的“网瘾”少年
国外解决“网瘾”的方法对于我们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德国早在2003年就着手网瘾治疗,通过绘画、舞台剧、合唱等艺术疗法,游泳、骑马、蒸气浴等运动疗法,或是种花、种菜、接触大自然等自然疗法来分散网瘾青少年对网络的注意。而美国更侧重预防“网瘾”方面,通过四部法律严禁儿童在网上接触只有成人才能接触的内容,此外还对电脑游戏按年龄分级,特定等级的游戏产品只能卖给特定年龄的消费者。
郭开元认为,我国在防治网瘾方面应当制定未成年网络保护专门法规,坚持预防为主。“可从法律、技术、教育三方面入手,建议制定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规定网络游戏分级管理制度;应成立公益基金,以资助开发防网络游戏沉迷软件及网瘾戒治相关方面的研究等;此外还应推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及未来的成长所占的比重更要超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忙、没时间不是放任不管的借口,孩子也不是家庭问题宣泄的出口,而亡羊补牢的办法更不是所谓的网戒中心。
小建议:
1、学会尊重孩子,家长与孩子要建立平等、信任的朋友关系,不要摆出“家长的架子”。
2、学会信任孩子,给予孩子一地的选择空间,给予信任。
3、学会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需求。
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从而分散孩子对网络的单一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