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蜀汉分舵第十九期训练营
19期3组+文杰+第二周第三次作业

19期3组+文杰+第二周第三次作业

作者: 思维模型组合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09:45 被阅读16次

第二周第三天作业——情感心理类

【主题】:怎样劝导才有效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好好说话》P110

【R:阅读原文】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

关键在于,我们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毕竟,还记得吗?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于是,随着理由与信念渐渐被强化,最后,劝导者只要问一声“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就很有可能将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

同时,这套提问方法,不只可以用于劝导别人,也能够用在自我激励上。因为许多时候,当我们在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那么我们就等于是在鼓励自己生产出大量“做不到”的理由。

由此可知,自我检讨和自我激励其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我们对自我的缺点检讨得越多,其实也就等于在合理化它存在的理由。

比如,许多得了拖延症的人,总是在检讨自己: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相信我,只要你孜孜不倦地问下去,这些拖延症人群到最后,一定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或个性中,找到不得不拖延的原因。

所以,如果真想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就别问“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而是要去问“为什么这件事我会不想拖延”。换一种问法,就能让自己的想法产生不同的路径。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改变提问的方向,进行有效的劝导和自我激励。

Why:在工作上,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候,我们总喜欢问,为什么这件事情这么难?为什么时间这么短?为什么预算这么少?为什么要求这么高?如果我们改变提问的方向,那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比如,如何能够解决这个难题呢?怎么样能够缩短时间呢?如何能够减少成本开支呢?换一种问法,就能出现不同的思考方式。

How:

第一步:正向提问法。把“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能”

第二步:行动。当我们改变了提问方向,不负面的情绪或念头转变为正向激励。我还需要进行行动步骤细化,进一步强化自己正向激励。比如,工作上怎么样才能缩短时间呢?我们可能会想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方法,把工作进行分类处理,简单工作授权给他人处理等等。

Where:这个知识点适用于劝导他人和自我激励。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经历:前几天,我工作上比较烦躁。我主要做机电管线BIM深化工作,但前几天帮同事画建筑和结构BIM建模工作。由于我建筑和结构专业知识不够强,BIM建模细节了解不深,工作没有做好,出现了返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心理感觉很烦躁。

反思:首先,平复一下心情,再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其次,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正向提问法,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做的更好呢?我怎样才能不返工呢?我怎样才能节约时间呢?”。通过提问实现自我激励。最后,问题细化成具体的行动步骤,实现问题的解决。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场景:BIM管线深化设计

目标:在未来一周,我将运用正向提问,解决一处管线优化难题。

行动:第一步:正向提问。我将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第二步:行动。想出不同的方案,方案与方案间进行对比。比如方案一,改变管线的路游;方案二,改变管线的排布顺序;方案三,改变风管截面尺寸;方案四,降低业主要求;方案五,修改设计方案。通过方案对比,选出最佳解决办法,实现管线优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期3组+文杰+第二周第三次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sw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