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作者: 巴山夜雨i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21:00 被阅读104次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靠他律;一种是靠自律。

    他律是依赖于外界的力量达到遵守纪律的效果。

    自律是依赖于完全发自内心的力量而达到遵守规则的效果。

    他律自不必说,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自律的问题。

    一个自律的人,有一个强大的内心,通身透着一种积极的精神。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得体的,符合规矩的。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说,一个人到了七十岁,本可以随心所欲了,但是他的言行还是不可逾越规矩。这就是一种自律,一种融入血液里的自律。

    自律是需要坚持的。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里面是这样规划的:“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原来,曾国藩在1842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学习和训练,要做的就是三件事:用楷书写日记;读十页史书;记笔记一则。

    曾国藩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有一则关于他的小故事,虽然让人哭笑不得,但是非常真实的表现了他的自律,他的坚持。

    说一天半夜,小偷入室偷窃,可看见屋里亮着灯光,传来读书声,心想,此时夜已深,读书也读不了多久,等等他就睡了。于是,小偷就藏于屋内房梁上,静等其入睡。可屋内那小孩,这短短的文章背了一遍又一遍,小偷睡过去一次又一次,他还在背那篇文章。小偷实在对他的笨忍无可忍,遂从房梁上蹦下来,入室,破口大骂:“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然后把文章脱口而出,扬长而去,以至于,气的都忘了自己本来偷盗的目的。

    这样一个笨拙的人,凭借着自律,硬生生的把自己的人生,活出了别人仰慕的样子。

    其实,曾国藩已经达到了自律的最高境界 ——慎独。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在别人的监管下或者在制度的约束下,大多数人都能把事情做好。难的是,在无人监管,无人约束的时候,即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否还能自觉地遵守规则,把事情做好。

    正如曾国藩那样,无人逼迫,自己背书到深夜,这是一种怎样的自律?!

    自律精神的习得缘自于早期家教教育的培养和熏陶。

    自古以来,大家族的家训的代代传承,都会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教育培养孩子的各种优良品质,自律必在其中。

    古代著名的家训有以下十个,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诫伯禽书》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为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一饭三吐哺”。

    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二、《命子迁》

    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此孝之大者”。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三、《诫子书》《诫外甥书》

    作者:诸葛亮(181-23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传说中著名的智慧人物。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四、《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五、《诫皇属》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

    “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太宗对皇属都有如此严格要求,“贞观之治”的出现就自然而然了。

    六、《包拯家训》

    作者: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包拯的家训,既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品格写照。

    七、《诲学说》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玉不琢,不成器”。

    欧阳修以“玉”喻“人”,诲学有道,可谓金玉良言。

    八、《袁氏世范》

    作者: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1163年进士,后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信访接待,为官刚正。

    “小人为恶不必谏”。

    《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

    九、《朱子家训》

    作者:朱柏庐(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毋临渴而掘井”。

    《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

    十、《弟子规》

    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凡是人 皆须爱”。

    《弟子规》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

    中华文化精华之家风家训,习主席也在讲话中大力称赞并倡导大家学习、践行。我们何不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修练自己,更垂范下一代。

    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律。让我们修身养性,向着慎独的境界努力!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稻草人_三木老妈:收录,认真学习。自从前几年看过《曾国藩》后,就深深理解了自律与挺的内涵🙏🙏对人生大有裨益🙏🙏🙏
        稻草人_三木老妈:@稻草人_三木老妈 确实
        巴山夜雨i:@稻草人_三木老妈 谢谢!古之家训值得学习!
      • 菜园小记:中学时曾把这两个字写到了日记本的第一页,但到今天才深刻明白这两个字的内涵。谢谢分享!
        菜园小记:@巴山夜雨i 是啊
        巴山夜雨i:@菜园小记 有些事情需要经历过了才能有深刻的领悟。

      本文标题: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ui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