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24岁时的故乡

24岁时的故乡

作者: 寻找薛定谔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8-04 12:52 被阅读16次

    24岁里最多有两次会回到故乡里,这是第一次,下一次应该是半年后。24岁时的故乡和23岁及之前的都不一样,和未来的也不会一样。

    我得记下来这个时候的她,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感觉到已经遗忘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以致有些恐慌,是需要“烂笔头”的时候了。

    从单县到高韦庄的2路车上在熟悉的路口下来时,立马看到马路重新修整了,不像以前那样坑坑洼洼了。或许在城里的孩子完全无法想象到那样的路面:晴天时,整条路看上去,像是一块被撕的七零八碎的布匹,一些石子儿散落在深度为十几厘米、直径为一两米的泥坑周围,完全对不起它的“柏油路”的名字;下过雨后的景象更是别开生面,泥坑里积满了水,周围全是泥浆,车辆经过时一定要赶快躲得远远地,否则你的衣服就要遭殃了。现在行李箱可以在路上顺利的推行了。我已经整整一年没有回来了。

    走了没两步,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三轮车向我的方向行来,是我的奶奶!远远地望去,奶奶的身材似乎瘦小了很多。和奶奶打了招呼,把行李放到了车子上,站在我身旁的奶奶确乎比之前矮小了,之前奶奶比我高很多的,现在感觉和我差不多高了。又多看了几眼,奶奶比之前黑了,脸上的老年斑也更多了一些。我的心里又在咒骂时光。在回奶奶家的路上,又碰到了几个村里的熟人,我在他们那里也看到了岁月流过的痕迹,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走样的身材。可能在我的心里,我和他们都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当倏忽之间把时间轴拉到此刻,我只看到了他们的变化,却没发现他们眼里的我的变化吧。

    到家以后,拿出给爷爷买的一件短袖和给奶奶买的一件短裤。和我预料的一样,奶奶首先问的就是这得多少钱。我说质量好而且才20块钱,奶奶才放下心来,没有像之前我叔叔姑姑给她买贵的东西时说他们一样说我。奶奶就是这样,因为年小的时候挨过饿,现在仍是舍不得花钱。只要是做好的饭,即使是做多了,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吃饱了,如果不能剩下必须都得吃掉。有好吃的东西不舍得吃,放着,很多时候都过了保质期。买了好东西后,必须先把之前放了很久的,质量不大好的东西吃掉,所以,他们吃掉的永远是不太好的东西。跟爷爷奶奶说过很多次,吃不了的饭就不要吃了,先吃好的东西,花不了几个钱的。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不是谁说两句就能改变的。爷爷倒是一个劲夸我,“俺妮儿真会买衣服,摸着质量就好,就想要这个颜色的,而且还便宜”。我知道奶奶心里也很开心,嘴上还是要说几句的,因为真的不想让我们多花钱。

    回到家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吃了。奶奶问我想吃什么,外面哪些东西吃不到,按照我想吃的来做饭。在家里吃第一口饭的时候,我就知道家的味道是不会变的。盐和作料的比例没有变,奶奶家炒菜经常用的棉油没有变。春天在校园里面每次看到二食堂附近的那棵槐树上白花花的槐花,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如果做成咸饭或者蒸着吃得多好吃啊,就这么在树上真是太可惜了。现在这个季节回到家仍是吃不到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次吃到呢。除此之外,我顶挂念的吃食就是烘茄子。外面的茄子没有这样的做法,可能卖相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我却一直很喜欢吃,特别是放上花椒的嫩芽儿,煎出来的茄香加上花椒芽儿的清香和微麻的口感,在我吃来简直就是人间极品。奶奶立马就给我做了,真是幸福的别无所求。在家的这几天里,还吃了蒸马蜂菜(学名马齿苋)、羊油饼、羊肉汤、肉盒子、煮花生……又得长好多的肉了。

    家里的空气闷热潮湿,洗脸后不擦爽肤水也不觉得干燥;没有空调,只有最原始的风扇,所以我可以自然的出汗(空调房里我基本出不了汗)。在这里可以深切体会到费孝通《乡土中国》里的中国乡土的特色,周围的人全是熟悉的人,一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全村人也都知道了。在这里还有“从前慢”,日色变得慢,就着月色和蛐蛐儿声就可以睡得一塌糊涂。

    写于2017年8月2日
    修改于2017年8月4日

    后记:明天就要回学校了,第一次感觉到如此地不舍,不知是对未来的逃避,还是这里的太舒适惬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4岁时的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uv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