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又是一年端午节,虽然久旱未雨,夏天的田野还是披上了一抹生意盎然的绿,那种绿象征着生命的张力和顽强。
我又回到了这个小山村,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房子依山而建,从山脚蜿蜒向上,鳞次栉比,隔河相对。
河那边的房屋年代久远,有逾百年的青瓦房,当中有我家祖上的宅子,那时的装潢精致,有雕花的木门窗,手拉的小石磨,上面的木把手被岁月盘的锃亮,就连台阶上铺的石板都雕刻有花纹,瓦檐下的柱子是一整根的实木,柱子立在一块雕成鼓样的石块上。
屋檐被岁月侵蚀,透出一种洗濯不掉的黑,散发出古木的香气,一瞬间会把人带回那个悠远的年代,那时候老屋还很有人气,爷爷奶奶还生活在里面,每天劳作、歇息,炊烟袅袅,时光很慢,老屋还没那么老,我还很小,时常抱着柱子比高。
从老屋向纵深的山谷里走,那里有一条小溪,小溪的两侧长满了山楂树,秋夜的雨一下,清晨的溪水里漂满黄澄澄的山楂果;人们为了方便取水,在溪流上搭了一根渡槽,渡槽是一根被劈成两半的棕榈树干,棕榈树干被掏空,一头连接溪水,一头略低,搭在被钉在地上的Y型树桠上,这样一个人工小瀑布就做成了,渡槽里流出来的水永远清澈冰凉,为人们带来山涧的清爽,静静等候每天来挑水的人们。
山脚下有一条小河穿流而过,小河的两畔长了许多竹子,隔几米就有一攒,远远的望去,那一团团的苍翠格外显眼,默默描绘出小河流淌的形状,蜿蜒曲折,低沉宁静。
小河从很遥远的年代一直流淌而来,哺育了在小山村生活的祖祖辈辈,泉水从山间冒出来汇流成河,灌溉着小河两侧的农田。
以前水量充沛,丰盈的河水能铺满整个河道,人们喜欢在小河里浣洗衣物,妇人们端着一盆盆衣物,找一块干净的大石头,将脏衣服铺在石头上搓洗,洗净后就着河水冲一冲,立马就漂洗干净了。
靠近小河的人家喜欢养鸭子,天亮时将鸭子赶下河,日落后吃饱喝足的鸭子会自己回家休息,于是每天河里都有成群结对的鸭子在游泳觅食,时而掸掸翅膀,掸起的水珠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七彩的光,村里的小孩喜欢结伴顺着河流寻找鸭子偷下在河里的鸭蛋,一人头戴一个柳树枝编织的帽子,咋咋呼呼,乐此不疲。
河水天然清澈,河里有很多鱼虾,人们偶尔拿着竹篾编制的鱼具下河摸虾捕鱼打打牙祭,无鳞的小鱼用猪油炸至金黄色,用土碗一盛,小小的一碗就够几个男人划拳嬉笑至深夜。
每到农忙时节,小河就充当起天然澡堂的角色,村里的男人在劳累了一天后,会在静谧的夜晚趁着月色,集体邀约下河洗澡,清凉干净的河水冲去一天的疲惫,男人们一边洗澡一边嬉笑打闹,相互泼水,打起水战,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一天的忙碌生活。
小山村宁静祥和,人们把日子过得岁月悠长,从前的一切仿佛都很慢,小时候觉得日子看不到尽头,总盼望着快些长大,长大了烦恼与日俱增,又怀念起小时候的无忧无虑,现在整日深处闹市,鲜有机会回去看看,每次回去依然觉得很亲切。
在外面的世界受够了喧闹和烦恼,就渴望把灵魂放养在那片宁静的田野上,短暂的逃离俗世的纷杂。
人们总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的那片田野有山有水,有春花有秋叶,有鸡鸣犬吠,有午后蝉鸣,有夏夜蛙声;微风吹来,像是时光在耳边呢喃,小雨一落,洗净岁月铅华,我徜徉在风里在雨中,惊扰了时光漫长,年华莺飞草长。
她从前的模样,是我长大后向往的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