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甄嬛传》解析系列的文章之后,得到了好多朋友的认同和喜欢,也有很多人鼓励我继续写下去,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今天要写伏笔的第三篇了。欢迎大家留言讨论,点赞支持!
在小说里,甄嬛进宫之前,有描述甄玉娆的长相,当年虽只有七岁,但是眼中多是灵气,而且爹娘说和她幼时长得有七八分像。小说里甄嬛因误穿纯元皇后的衣服失宠之后,瑾汐曾经说甄嬛和纯元相似在五分的长相,五分的性情。甄玉娆第一次和皇上见面,就被皇上看上了,那是因为玉娆比甄嬛长得更像纯元,所以这七八分像的描述就为很后面的情节打下了伏笔。不过有意思的是,我在看电视里的时候,看到弹幕说甄嬛和玉娆都长得像纯元,那么其实最像纯元的应该是甄远道。大家真是玩笑了,最像纯元的应该是甄嬛的母亲,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到很后期甄嬛的母亲和皇上是见过面的,皇上几乎就把她当纯元了。
甄嬛在除夕夜带着小像去倚梅园祈福,说了两句诗“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被皇上听到了,然后一下子就动心了,叫苏培盛用诗句去找人,以至于后来被余莺儿冒名顶上了。说实话,皇上动心的并不是才学,而是一切跟纯元有关的东西。红梅是纯元喜欢的,那两句诗也是纯元常吟诵的。证据一就是华妃用红梅当装饰品,皇上一下就触景生情要跑到倚梅园看花来了,皇后跟果郡王说这是因为华妃进府晚,不知道,说的就是这件事。关于诗句,是在很后面揭晓的,安陵容嗓子坏了,用跳冰嬉(书里是跳惊鸿舞)来重新争宠,皇上看见红梅说了那两句诗,皇后听了就故意把整首诗都念了出来,说这是姐姐常常吟诵的。一切都是套路啊,只要跟纯元有关,就算是余莺儿这样的皇上也无所谓啊!
被皇后揭穿了皇上找台阶下当年眉庄被陷害假孕争宠而禁足,甄嬛扮作宫女去看眉庄,耍了一把华妃,也揪出了自己身边的奸细浣碧。不过当时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一队士兵,只好躲进了湖边的船上,偶遇了果郡王。果郡王将甄嬛比作西施,两人在舟上曾有一番关于西施的论谈,甄嬛说她不喜欢被拿来与西施相比,因为范蠡后来亲手将西施送给吴王为妃,何等薄命伤情,这一段很多人都看出来是伏笔了,也有些读者跟我留言说后来果郡王果然亲手把甄嬛迎回宫,但是我倒觉得这伏笔不是在这里,而是暗指后来皇上把甄嬛送给准格尔可汗为妃,看过原著的都知道,皇上是真的把甄嬛送出了,只不过小说里后来是甄嬛的二妹甄玉姚去换的,当然电视里没有了二妹,也就没有了换人这一情节,而是简单地说就给了一张时疫的方子,这样倒显得准格尔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华妃一族被打倒之后,甄嬛一家备沐皇恩,她母亲进宫来看她,甄嬛很谨慎地嘱咐她母亲做事不可张扬,甄夫人回说:“年氏一族是前车之鉴,你父亲也常说也戒之慎之,其实你也知道你父亲,闲时不过爱买些古籍赏玩,我看再谨慎也没有了。”这里的买古籍赏玩可就是后面的大伏笔了,甄远道被告发,就是栽在一本《古香亭诗集》上,甄嬛倒是够谨慎了,可怎么也没想到有人会拿这件事做文章吧。
来自古籍的伏笔有一回甄嬛在安陵容死后与皇贵妃和敬贵妃讨论皇后害死纯元皇后的事情,结果刚巧被在门口的胧月所听到,回宫之后,敬贵妃教胧月以后一定要帮熹娘娘,别让皇额娘欺负了她。后来甄嬛利用腹中胎儿来陷害皇后,刚巧被胧月看到,胧月就说了是皇后推了甄嬛。在当时当然没有人现场教她,可是之前敬贵妃的话就是一个绝妙的伏笔啊,不然这么小一个人怎么知道说这样的话呢?小说里一开始胧月哭起来的时候甄嬛还很慌,毕竟她跟她并不算亲厚,相处的时间还不如皇后。胧月这一句话可就是定局啊。
还有一个伏笔是甄嬛回宫以后生下双生子被封为贵妃,一时各嫔妃和王公朝臣都送来贺礼。其中特别提到了沛国公府送来的文犀辟毒筷,甄嬛说:“用毒之人最狠毒无比,防不胜防,到底是沛国公有心思。”没想到最后孟静娴就是死在了毒上面。其实小说里静娴吃的那一点其实并不足以致命,是浣碧在她产后又用鹤顶红害死了她,这与当时浣碧听到静娴在苦等十七爷的愤怒之情是相对应的,当时的浣碧自然把甄嬛无意间说的这句话放在了心上,只是电视里隐去了这一情节。
测得了毒救不了命今天就写到这里了。求大家多多点赞关注。
转载请简信,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