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萧红:看呼兰河上的生死场

作者: 君向何兮mlj | 来源:发表于2017-08-23 08:36 被阅读77次
01.我眼中的女神,30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玲玲。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中学,接触“五四”思想和中外文学,并受鲁迅、茅盾和辛克莱(美国作家)作品的影响。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与萧军相识相爱,并开始写作,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跋涉》。

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鲁迅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并于次年回国。

抗战爆发后,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有《旷野的呼唤》《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

1940年同端木蕻良去往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42年病逝。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一生未曾向命运低头,与世俗、贫困、疾病一次次地抗争,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摘自萧红相关传记)

02.《呼兰河传》或许是你我童年最美的回忆。

一部《呼兰河传》写出了萧红与祖父深厚的感情,在萧红那些寂寞无聊的童年时光中,祖父是她最温馨的存在。

都说:时间,总是把对你最好的人,留到最后。我觉得这是最合适的爱情;

都说:总有一个人,让你铭记一生。我觉得这是最深情的亲情。

呼兰河是作者的故乡,有着她孤寂美好的童年时光,也有着无数呼兰河人的贫困寂寥的匆匆时光。在书中,可以看到惨篾的人性,可以看到人们的无知。看着一个个故事,犹如那个敢爱敢恨的萧红重现在我眼前。

或许萧红的人生也可以掬一捧岁月,握一份懂得,书一笔清远,盈一眸淡恬。即使她一生曾未向命运低头,但还是抵挡不了病魔的步伐。

03.《生死场》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读本。

萧红在《生死场》中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命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

萧红创作半黑与半红的图案作为《生死场》的封面,或许对于30年代的文学洛神来说,该封面也有着深刻含义:对于男性批评家来说,那红色象征着革命战士的血;而对于女性批评家来说,那红色却是女人生产的血。

萧红用70年的历史,写出了东北的沦陷,写出了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看到在那样的时期 ,中国贫苦百姓心中依然还是残存着对更弱者的怜悯之心 。犹如萧红真实生活的写照,即使自己过得不尽如人意,但还是关心着贫苦百姓,在苦难中挣扎太久的人都是易怒的都是控制不了情绪的,可她还是那个呼兰河上最初的萧红。

萧红在本书中更多的描写了女性的生育,死亡与病痛,显示出了萧红在女性主义的角度下,以民族大义为掩饰语言,更多的关心女性身体本身。

04.别人眼中的她,半部红楼半部人生。

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萧军

《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一些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

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但我们却很亲切,彼此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们都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

                                                      ——丁玲

萧红拥有着宝贵的童心,她笔下的人和事,在透明纯净的童心的烛照下,都是活生生的,“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由自在,像清冽的空气一样新鲜。”儿童视角常常带来的是“越轨的笔致”。

                                                      ——鲁迅

偶然路过萧红的世界,被她的文字吸引。在书中陪她走过坎坷的一生,短短三十一年,她留给世界的却不只是一个转身的背影,而是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打破了原先对小说的定义。

                                              ——君向何兮


我是君向何兮,一个爱阅读、爱写文的平凡女孩。

感恩相遇,感谢您阅读我的文字。

相关文章

  • 读萧红:看呼兰河上的生死场

    01.我眼中的女神,30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玲玲。出生于黑...

  • 生死场

    看《呼兰河传》,认识萧红,看《黄金时代》更想认识萧红,看《生死场》我希望这个世上没有萧红。 她是个怎样的女人? 文...

  • 读书笔记

    《呼兰河传》 萧红 在读《呼兰河传》前,我先读了她的《萧红散文选集》,《生死场》,《夜风》,《旷野上的呼喊》...

  • 《才女“萧红”的残缺爱情和短暂人生》

    我读关于萧红传记,觉得不过瘾,特意从图书馆借来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这本书》来读。 我想从她的文字里探寻这位民国才...

  • 萧红

    《生死场》 《呼兰河传》 今年7月份,我在图书馆借了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 当时是因为去图书馆借高尔基的《童...

  • 读萧红

    最近这几个月都在读萧红的作品,比如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其中对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评价最高,马伯乐篇幅最多,但是反...

  • 《生死场》句子摘抄

    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很想看看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找来《生死场》。 百度是这样介绍的「《生死场》是中国作家萧红...

  • 读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

    最初想到要读萧红的作品,是因为几年之前,就有研究者拿萧红(1911-1942)和樋口一叶(1872-1896...

  • 为什么每一个走近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

    我对萧红的全部了解来源于她的两部著作——《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的前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萧红的坟墓寂...

  • “散”文一篇

    最近受书友影响在读萧红的作品,读了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对于萧红作品,不做具体介绍,从民族解放战争时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萧红:看呼兰河上的生死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hj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