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一向名列前茅的他,语数外3科有两科考的超不理想。一直是我所担心的但还是不愿接受的事实。
1. 没有适当“管”孩子
我家湖北宜昌秭归,11月~5月树上都有成熟的橙子,只是品种不同而已。年前这段时间,我和家人都是在采摘发货橙子,在线上卖,天天按订单量采摘,即使每天发货不多,但也还是忙碌着。
有点空闲的时间做做家务,和新老客户聊聊天,一天时间也就结束了。只是偶尔问问孩子最近学习可好?一带而过,没有细节问题,也没有过多的关心。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光靠老师学校教是不足够的,我们家长也要配合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学习才对。
我自己反省,其实,孩子学习东西比较快,也很听话。但是,需要我时不时督促一下。比如,提醒复习《语文》生字、练习写作文、《英语》单词等等。有时候,放学回来,吃点零食或者饭,再做做作业,就差不多天黑了。
我不督促,他就只是做好当天的家庭作业和老师布置的预习功课,而不会主动去复习和阅读。
一学期的新知识,光靠期末考试前一小段的复习时间,当然不能方方面复习到。这个复习,就需要孩子平时自己做好。
2. 不应该受训说教
孩子发挥失常,说,必须说,说到点上就好,不应该喋喋不休,逼着他立马定计划。
帮助孩子一起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写出来,对着改正。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要恶声恶气。
其实,一向成绩优异的孩子,自己也会很难过,我们做家长的,就没必要大动干戈了,适可而止。
或许孩子也是压力太大,希望取的好成绩,然后急切的情绪影响了考场心情。孩子可能还不太明白,如何正确对待考试与学习,需要老师和我们家长帮助他慢慢过渡,如何保持一种平常心。
3. 和孩子一起努力
过两天,再和孩子一起定计划计划,划分到细节,不然太笼统,让孩子觉得每天的任务太重,根本完不成。不要家长说怎么定怎么定,可以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定,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定好再一起修改,但修改的幅度不要太大,以免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做孩子的“闹钟”。偶尔问问孩子,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没完成的记得偶尔提醒。
有些事提前和孩子做好。比如写作文,可以头天和孩子把素材选择好,入睡前建议孩子想想作文的大致框架。还有,尽量第二天上午就落稿,不要等到下午。下午精神状态不佳,有的孩子也可能觉得写作文是一种负担,爱拖延,那样就浪费时间了。搞不好,又拖到第二天,拖延症不知不觉形成了。
孩子写作文时,一定要教,不能边写边改,必须写好再改或者放几天再修改。首先自己找到写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等孩子自己修改好了,再和孩子一起修改,修改后,最后陪孩子总结,把写的好的地方继续保持,不好的地方,以后注意,争取越来越好。
不要一味逼着孩子学习,特别的爱学习的孩子,更不能逼了。松弛有度,必须好好把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