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读书读书笔记
《变身》:“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变身》:“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作者: 伪童 | 来源:发表于2015-12-17 22:26 被阅读82次

古希腊有一个很著名忒修斯之船的问题。如果一艘船破了,拿块木板修补一下,它还是原来那一艘船吗?
当然是。
假如这艘船一直被修补,直到所有的零件都被换成了新的,它还是原来那一艘船吗?
如果不是的话,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是原来那一艘船的呢?
这个问题也有现代的变种:器官移植技术越来越成熟,皮肤可以移植,眼睛可以移植,肾脏可以移植,肝脏也可以移植,甚至连心脏都可以移植。
如果一个人的器官都变成了移植器官,他还是原来的他吗?如果不是,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是他的呢?
另外一个问题是:他是谁?
关于最后这个问题,在《PSYCHO PASS》中,SYBIL给出了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他不是任何人。心灵探测器对这样一个人毫无反应,他被划出了人类的范畴。
当他最后又被承认为人的时候,被当做了一个普通的个体,独立于组成他的那些人之外。尽管他使用着组成他身体的184个个体其中一人的名字。
也许对于“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他的?”这个问题,一个比较可接受的答案是:当他的大脑改变的时候。
如果换成那条船,这个答案是否可以变成:“当船主或船长改变了”呢?
也许有184个个体参与的系统太过复杂。那么将这个系统简化至只有两者:当一个人的大脑由来自两个人(假设为A和B)的部分组成,谁应当成为这个个体的主宰?如果他是全新的人,那么他在这个社会中该如何自处?
他是谁的孩子?
谁的妻子或者谁的丈夫?
A去哪了?B呢?
A和B各自的“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在哪里?
如果你是A的朋友,你如何确定眼前的这个人是A?
凭他的外貌吗?
如果他只保留着B的记忆呢?
那么他是B吗?
如果他的性格是A的呢?
史铁生说,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每个人在每个人眼中都只是一部分,所有人中的一个人的印象加起来组成了这个人的全部。
我的才能、我的性格、我的外貌、我的记忆、我的行为……
当一个人做出与固有印象相违背的事情,会得到“这不像你会做的事情”或者“你简直像变了个人”的评价。这种评价意味着他的印象发生了改变,但如果他接下来不再继续违背固有印象的行为,这种改变会像摁下去的弹簧一样慢慢地弹起来,恢复原状。然而如果他继续违背自己的固有印象,这种改变会逐渐加剧,最后变成“与那时候的你他相比,现在的他简直是另一个人”。
这说明如果这种改变是慢慢发生的,他会变成与原来的他可以区分开来的现在的他。
亦即,他还是他,但不是原来的他。他还是他自己。
这种结论的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这种改变过程中,完全没有第二者的参与,或者说这种改变是自发进行的——他或许会受到第二者的影响才改变,但这种改变依旧是自愿或者被迫自愿发生的。
这与忒修斯之船有着本质的区别。
A和B是本来相互独立的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
这种改变是由外界强制进行的。A和B都无法做到这样的事情,他们无法自发地将彼此的身体和记忆、才能联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个体。这种改变必须借助外界的力量。
如果这种改变是没有经过A和B同意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峻。
A和B会混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这就是灾难产生的源头。

《变身》这部小说并非一般的推理小说。尽管是我按照推理小说看的,但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一般推理小说的谜题,也没什么需要探索的“真相”。这个故事中或许有关于“真相”的谜题,但并非案件之类。事实上看到腰封上的评论和宣传,我也就隐约猜到了这本书讲的故事和脑移植有关(这不是剧透)。
也是看了这本书,我将我对东野圭吾的印象由”推理小说家“改成了”小说家“。
腰封上写着东野圭吾医学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是《分身》和《宿命》。前者我看了电视剧,也是非常不错的作品。
《变身》还有电影版。有空去看。

如果你也看了这个故事,那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成濑纯一究竟是按照谁的意志杀死了京极瞬介?

11.12,2015

相关文章

  • 《变身》:“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古希腊有一个很著名忒修斯之船的问题。如果一艘船破了,拿块木板修补一下,它还是原来那一艘船吗?当然是。假如这艘船一直...

  • 四重奏

    一 夫妇家人 什么是夫妻? 什么又是家人? 什么是自己,什么又是他人? 这里面的界限,又是什么? 自我与他人的界限...

  • 有了明确的界限感,生活起来才会更轻松。

    界限感的意思是指,对自己与他人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比如,当一个人没有界限感,就会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甚至邀请...

  • 和合心理:亲子之间,界限感有多重要?

    心理巨匠海灵格曾说过:“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 界限感就是懂得自己与他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明白自己和他人的责...

  • 亲子沟通:学会守护孩子的界限

    界限就是:尊重他人的权利与需求,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负责任,不侵犯,也不被侵犯。 界限就是:不剥夺他人人生成长的机会...

  •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

    这是一本讲界限的书籍,了解什么是界限,清楚我们与父母,亲密爱人,子女、他人,以及自己之间的界限对我们的生活极其重要...

  • 所谓情商高,是懂得界限感

    界限感是指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

  • 界限感—对别人说“NO”,就是对自己说“YES”

    “界限感”意思是指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如“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

  • 交友与他人的界限

    其实交朋友,除了你们的心智、思想在一个层次,能够交流,彼此吸引,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外,没有其他的理由。为了有事情发生...

  • 界限清晰是成熟的一标志

    界限感是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身》:“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lj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