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定是达到共鸣吗?我怀疑!

作者: 张伯谆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16:13 被阅读138次

    这篇文章是伯谆 2018 年以来分享的第28篇原创文章

    温馨提示:本文字数有1820个字数,预计6分钟阅读完

                                                                                       文|伯谆

    读书,一定是共鸣吗?

    很久以前和一位朋友聊天

    他:最近在读什么书

    我:《专注力》

    他:为什么读这本书吗?

    我:这本书我能学到很多东西,有我需要的知识点在里面

    他:那你学到了什么?

    我:其一:为什么人们专注里很容易分散;其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其三,通过什么方法集中自己的专注力............。刚好符合我的需要

    他:读书,一定是共鸣

    我:读书,是一种需求

    他:混淆视听

    我:哈哈哈,自我的理解,见谅

    最后在笑声中走向另一个话题

    我怀疑需求和共鸣!

           在此之后的一年,有幸翻过《自卑与超越》,精读《乌合之众》,看到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乌合之众》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这种群体心理学让初出茅庐的我,任何时候能快速地在去观察和适应环境,当然最后的几章节我觉得不需要,就弃置了。

    影响比较深的是《自卑与超越》。我潜意识把往日的自己立足于书本人物中,看到了自身内在的症结点。那一刻,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如同针灸插入人的穴位,把堵塞的联通点疏通。我怀这种感觉是不是朋友讲的共鸣?

    直到我偶尔一次读了王小波的的《黄金时代》。那种继续读的欲望,让我又看完了《三十而立》,《似水流年》,每一本都能活生生地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蠢蠢欲动的潜在人性和欲望,大胆而入木三分的念头露骨地陈述乃至于实践,织绣于文字,毫无矫揉造作,浮夸情感。

    当时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念头:读书,读的真的是共鸣?

    我自己去验证

    那段时间后进入胶着状态,我所纠结的是:需求一定是存在,而不可否认的。如果情感类或者管理类的给一个对这方面没有任何兴趣的人看,看着都会睡着,没有需求,更加没有什么共鸣可言。

    我开始求解。当我回过头把书本上的笔迹翻过,企图在其中找到些许的答案,但岌岌无果。一段时间后的清晨,顿时开悟了

    因为我看到了一段话:一个人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获取认知,以及不断升级认知,我的看法比你更深刻,我的判断比你更准确

    答案其实不在书本上,亦不在别人那里,而在自己认知里

    日后,去朋友公司聊起了这个话匣

    他:安好?

    我:奔波。我记得那时候关于读书我们有一个不同的看法

    他:读书,永远是共鸣

    我:我想到的是,读书的过程是需求,读书的结果是共鸣,你认同吗

    他:奥,你的领悟?

    我:对呀,至始至终,我都认为都是需求为主导,没有需求,读书也是浅尝辄止,而共鸣只是读书的一个结果

    他:呵呵呵,想不到,你对此有着这么深刻的研究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推敲和怀疑的。

    现在的人都习惯通过鼠标和拇指

    寻求言简意赅的标准答案

    但,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是

    答案背后是通过无数的实践和验证

    提炼出简短的几句话

    没能认知到其背后

    就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一定是达到共鸣吗?我怀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pj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