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于孩子积极的行为缺乏感知,但是对负面行为却“明察秋毫”,仿佛头脑里装了一个警报器,孩子的行为只要稍稍偏向了负面,比如不爱阅读、只喜欢玩游戏、写作业慢、害羞、不爱交往等,就立即启动报警系统,然后就对孩子噼里啪啦一顿提醒,不听那就加大剂量地提醒。这时候,孩子的回应往往是烦躁、抗拒和倔强。负面行为不仅没有改变,亲子关系也急速下降。
家长的恐惧放大了孩子的负面行为,比如一位家长跟朋友吃饭聊天,聊到现在有些大学生受不了一点苦,变成啃老族,立刻就心头一紧,开始对照自家孩子的行为:好吃懒做,对学习不上心,总想着玩游戏…
这位九岁的孩子大概不知道在一次大人的闲聊中,他已经被列为啃老嫌疑人。
这种对孩子的负面行为反应过度,有时伤害的是孩子的基础感觉,比如凡事都要去纠正孩子,有时伤害的是具体感觉,比如逼着孩子去阅读。
处理孩子的负面行为,大的原则是就事论事,点到为止,不攻击孩子本人。
也许家长会说我就是没法客观呀,孩子将来出问题怎么办?总忍不住去管。
这种忧虑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要先保证客观,才能做到适度的管。
怎么客观呢?
一个简单的方法,问自己四句话:那是真的吗?你能100%肯定那是真的吗?当你有这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你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
这个方法叫一念之转,是拜伦凯蒂想出来的,他曾经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在一次极度的痛苦中忽然顿悟,找到了结束痛苦的办法,就是一念之转。
我们继续举啃老的例子。假设这位妈妈问自己:我看到孩子现在写作业不上心,还想着玩游戏,不懂事,好吃懒做,担心他将来成为啃老族,这是真的吗?孩子刚刚九岁,这肯定不是真的。那从概率上来说也有可能呀。
我们继续追问,你能100%肯定那是真的吗?这个问题,加上了100%,从绝对的角度来说,那肯定不是真的,到此为止,这个问题已经刺破了主观营造的幻象。
孩子当下的负面表现和成为啃老族已经不构成必然联系,那我们再继续追问,当你持有这个想法时,会如何反应?这个反应我们大家都能推测出来:辛苦养大的孩子成为啃老族,这是自己教育的失败,也是孩子人生的失败,整个家庭的未来都黯淡无光,孩子未来的生计,婚姻,家庭,身心健康全都没了着落……这样的想法让人绝望,坚决要把这种可能性扼杀于萌芽状态,于是拼命盯着孩子学习,强力控制孩子玩游戏,对孩子展开谆谆教诲,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这个可怜的小朋友大概不知道,这一切莫名其妙的改造,全都因为他被强加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可以想象,这样的亲子关系一定会鸡飞狗跳。
最后一个问题:你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呢?如果心中没有啃老族这个担忧,那么孩子那些问题不过是一些小毛病而已,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妈妈是放松的、客观的。从这个例子看,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只是随便想想,每个想法都会落地生根,父母的每一次起心动念都会产生很多匪夷所思的教育行为。
在这个对比中,我们得以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负面行为。其中有些负面行为是因为家长在心中定义的正常标准过高,甚至把满分当及格线,比如写作业,家长认为好好写作业就是100%专心,埋头奋笔疾书,一旦孩子中途上厕所,出来拿个零食,跟妈妈说几句话就被定义为不专心、磨蹭,于是就在本来没有问题的地方,硬生生制造出了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阶段性地会出现一些负面行为,如果不干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比如孩子的胆小。
作者说,据她观察,很多小时候胆小的孩子,会在某个阶段突然发生转变,有的甚至变得勇敢,健谈,并善于交朋友。这是经历过了一个比较漫长的阶段发生的自然转变。如果家长因为孩子胆小而逼着孩子去交往、登台演讲等反倒会让孩子更加胆怯。
有些负面行为,我们确实不能放任,但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一、没有好的办法,不要急于出手。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心中一焦虑,没想到好的对策也要胡乱管,焦虑得到释放了,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破坏力。
在和孩子打交道中,作者把这个原则作为自己必须遵守的纪律。遵守这个原则,能避免教育中的任性而为。
二、回应的方法简洁、利落、克制。
在咨询中,作者发现家长70%的精力都用在回应孩子的负面行为上。比如妈妈提醒孩子把前一天作业补上,发现偷工减料,数落孩子:怎么回事,就不能认真点吗!
孩子跟妈妈急了,妈妈又问:这是什么态度?
孩子继续写,但有时候故意找茬,比如非得用红笔写,妈妈不让,两个人较劲。
孩子说妈妈干涉他的自由。妈妈说孩子故意跟她作对,说话不算话!
孩子说:你以前不也经常说话不算话,还乱发脾气,搞得我都自卑了…
妈妈说:这不都是因为你表现不好呀…
……
其实这件事情只需要两句话就解决了:把漏掉的作业补上,不许用红笔!
妈妈不去指责、数落孩子,纠缠的时候就聚焦两点,监督到位即可。
三、允许重犯。
家长特别痛恨孩子重复犯错误。作者反问家长:你自己能做到犯错一次就彻底改正吗?
是不是心虚了?所以不带这么欺负小孩子的。
这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十岁的男孩儿,家长几乎没让他玩过手机。最近发现深夜故意喊妈妈,确定妈妈睡熟了就把手机偷拿出去玩。
作者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玩一会手机,并强调:就算每天给他玩一会儿,半夜也还是有偷拿出去玩的情况,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再发生个七八次,部分愿望得到满足,这个行为会不知不觉消失。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特别容易过激回应,本可以自行消失的问题,反倒制造了新的矛盾。
这样的方法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它像一套组合拳,每个地方淡淡地回应汇聚到一起的力量,可以让问题在一小段时间里不知不觉消失,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基础感觉。同时,作者也提醒我们,教育不要有洁癖,不要指望孩子身上任何负面行为都没有。作者打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比喻:孩子的任何一个成长切面都像是建筑现场,永远凌乱,永远尘土飞扬,但是请你相信他最终一定能变成一座壮观整洁的大厦。
总结:
客观看待孩子的负面行为。怎么客观?一念之转方法。
有些负面行为并不需要特别处理,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消失。
有些负面行为需要处理,但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不要急于出手;
二、回应的方法简洁、利落、克制;
三、允许重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