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心我的朋友一直在问,怎么这段时间你写文章没有之前那么高产了,是不是工作很忙,或者是中途放弃了…
感谢爱我的朋友们,感谢你们颜值爆表,还愿意看我碎碎念。
事实上我一直都在写,只是发出来的少之又少,有点觉得自己进入了写作的第二个阶段-胆怯期:
开始写的时候,很有热情,充分准备,觉得写得还满有想法的。现在看来真是汗颜这种勇气究竟是谁给的? 有些案例和观点不一致,有些前后逻辑不成体系,错别字更是“应有尽有”…
输出多,势必输入就多。随着观察和觉知到的东西越多,越知道自己成长和努力的空间有多大,内心越需要一个缓冲和积蓄的时间,沉下去,慢下来…
面对建议 改还是不改?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身边出现了几个高参,他们有年长的,也有95后,一篇篇帮我审核文章,提出详细独立的建议,看着满屏的反馈和提议,那种真诚的传递让人无比动容。
不过这中间也经历了一个纠结的过程:
细看这些建议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更有趣的观点和案例,更优化的排布结构;还有一部分就是他们个人的习惯和风格。
前者肯定没问题,锦上添花,夫复何求?
第二部分就有点难办了,改还是不改?改,我懒,嫌麻烦;再者,他们也未必懂得我布局的铺垫和喜欢长句的婉转和艺术感。
纠结的多了就会开始思考,问题可能并非看上去简单:很可能是强大的“自我”和惯性正在阻碍着什么:
《北京折叠》的科幻作家,郝景芳表达过:
在年幼的时侯,“自我意识”的想象在远方,曾经给了我们很大的激励。只觉得“等我长大了”,所有的期待就会自然达到。
然而突然某一天,或早或晚,我们会遇到自我怀疑的时刻。可能极少有人一辈子没经历过自我怀疑,除非是运气好到万事成功,或者从来没产生过任何自我想象。
而且更糟糕的是人们一旦开始自我怀疑,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反馈:从自己的才华能力,一直怀疑到自己的社交性格。而且往往越是光芒四射的人,经历自我怀疑越是难以穿越。
所以,大多数人倾向于维持“自我”,呈现易怒、抗拒、向外归责的表现。回避质疑和挑战,全力维持外观上的“人设”不崩塌。
所以,为什么人到六十才会渐渐耳顺,我们需要花二十年建立“自我”,花四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打破“自我”。
面对建议 改还是不改?想到这里,我最终决定,对于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倾向于改:
考虑一,听到更多声音
褚时健去世后,关于他的是非评价很多。有的说他曾经是一个刑事案件的犯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吹捧一个“愧对”人民的人。还有人评价他是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好榜样。
两种评价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对于我们自身成长的行动力方面就会产生极大的差异:把褚先生当榜样的人,自己会见贤思齐,取其精华。把褚先生当“犯人”的观念下,失去的是学习的机会。
就像改文章,采纳大家的建议,就会得到更多的反馈和角度,从而让自己的认知不断扩充。
考虑二:尝试不一样的可能。
以前做数学题,总会发现大家解题的思路并不相同:有的正向推导,有的反证排除,有的用几何图案验证,有的用代数方式解析…最终都能殊途同归。
而我们的程式化思维,本身也可以有多种“解题思路”。对生活不同的尝试和体验,不是对自我的否定和挑衅,而是对更多精彩的探索,永远充满好奇,永远不设上限。
我有时嘲笑自己是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被害者对于施虐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施虐者的一种情结),喜欢在各种改变中,体会被“折磨”的快乐和成就感:与异性领导沟通,放弃婉转注重情绪的铺垫,学着简单直接,开门见山;有耐心倾听别人的不同想法,不随意打断,体谅他人的难处和无可奈何…
没有一种美是永恒的,只有一种美也不是真正的美,不必过于留恋虚幻的拥有和失去,不曾真正的失去,也就没有真正的拥有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