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这样评价她唯一的偶像的声音:他的声音让我的心安定,是我的半颗安眠药。他就是蒋勋。我不敢说他是我的偶像,因为在我心里,他是大师,我对他是敬仰的。
说到蒋勋,就要说到他的声音,我不知道是有多少人是通过他的声音认识他的,反正我是。从第一天听到他的声音开始,几乎每个睡不着的夜晚,都是靠着这半颗安眠药入睡的。
初识他的声音是两年前,在一个雨夜,我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绪繁杂。这时我想起了小时候读的《红楼梦》,忽然很想再读一遍,可是床头没有书,于是开始找有声书来听,一开始我听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却怎么也听不进,因为我文本都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我对那些不知真假的现实考据也不感兴趣,我只想安安静静的欣赏一部文学作品。
于是我找到了蒋勋的《细说红楼梦》系列,就开始听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声音很温和,娓娓道来,没有一点沧桑。所以我一直以为是一位二十五岁温柔男子的声音,我听着他的声音,干净得没有一点杂质,他细细地说着红楼梦,说着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被我遗忘细节,有时候他会细细的朗读其中的章节,细细地科普里面每一个建筑,每一件服饰,每一首诗,每一句词,解读着那个离我们远去的年代。这让我很感动,这是我小时候读红楼梦没有的体验,我一直放他的声音在我的床头,就这样睡着了。
第二天我就开始查找他的资料,我想要了解他。才知道他已经近七十岁了,是台湾知名的画家、诗人、作家、美学家。我忽然觉得我好失礼,竟不知原来他是一名大师级的人物,竟不知他讲过的不止是红楼梦,而是所有关于艺术,关于美的一切。
后来除了红楼梦,开始听他讲的其他音频。他研究最多的是美学,从一朵花、一片云里,从经典的文学作品里,从一切人民创造的艺术里去发现美,解读美。
他讲生活之美,他的美学里含有佛学意味。他说美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不是昂贵的首饰才是美。一片叶子,一个石头,一个水的波纹都是美的。他说: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平凡的生活里感知到美才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他讲文学之美。讲白居易,说他懂得表达生命的复杂性,讲杜甫的菩萨心肠,讲说尽女人心事的李清照,他讲张爱玲描绘的都市女性,他讲理性的胡适和浪漫的徐志摩他讲鲁迅,讲文以载道。他为我解读文学作品打开了新的大门。
他讲艺术之美,讲高更和梵谷的身世经历和画的创作,他讲天才毕加索,讲雕塑大卫的美。讲他感受到的吴哥窟。他讲身体之美,他又讲人的本质是孤独的。我忽然发现这些我原本领悟不到的美,经他讲解,再欣赏时竟多了一份感动。
他在讲这些艺术,讲这些美时,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他的声音,还有他的深入浅出。这让那些看似高深的艺术变得可以普及,让大众也可以感受到。我多奢望做他的学生,随他徜徉在美学的殿堂。
他写的散文,可以把门前台阶上的一棵草写得可亲可敬,从一棵破土而出的嫩芽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他常讲平凡之美,讲简约之美,讲至真至善之美。
从他的作品里,我看到了包容,看到了一颗慈悲之心,也看到了辩证的思维。他解读的作品里都饱含佛学和哲学意味,推崇庄子,对儒家思想多少有点批判。在这充满不满,充满不甘,充满戾气的社会里,他就是半颗安眠药,而另外半颗需要自己去寻找。
他也受到很多质疑,有人说他的美学是大众美学,有人说他旁征博引有误,有人说他在解读红楼梦里犯了低级错误,更多的人说他的文章不能像一剂鸡血般让人振奋,而只会如一缕风拂过,让人感受不到力量。我只想说这些都是对的,但是他也说人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读一个人的作品亦是如此,尽信书不如无书。每一个大家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人好恶,如果你只是揪住一点错误不放,又祈求从他这里喝一碗鸡汤,那你还是迟早放下,另寻别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