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764345/64659e0aa9be13ff.jpg)
大学里最难处理的事莫过于人际关系。倒不是说,在人生的其他阶段处理起人际关系就能游刃有余,而是我此刻身在大学的体会。
❤
洋洋是和我同一个学校的老乡,她常常说起她的舍友们,她觉得她们待她有些刻薄。
三个舍友买了一大箱芒果,回来的时候各自津津有味地品尝,愣是没有谁问她吃不吃。洋洋也不生气,自己出去买了一箱。
上完早课回到宿舍,发现早上没关灯,“洋洋,肯定是你最后出去没关灯。”“这,不是我......”
洗手台上有些饭粒,许是谁洗饭盒的时候没处理,“洋洋,你又把饭倒在洗手台了。”“没有没有,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宿舍吃过饭了”
女生们总有各种各样的快递,每次洋洋拿着快递回到宿舍,舍友们总是问这问那甚至亲自动手要探个究竟,一番折腾过后还不忘奚落几句“洋洋就是喜欢买些廉价的东西”。
国庆假期大家一起出去旅游,平日里比较富裕的女生吵着嚷着要去吃当地的特色贵菜,洋洋嘀咕一句“这里的菜挺贵的”,女生不屑一顾,“这还贵呀,出来玩哪有便宜的。”
每每听她说起她的“刻薄”舍友们,我都不禁摇摇头,心想:和这样的女生打交道,要消耗心里多少阳光?
而洋洋却是那种不管别人怎么对她,她都不会生气、也不怨恨的人。她还是会大方地分享好吃的零食,给她们推荐好看的电影,帮忙给她们带饭,生日的时候为她们准备礼物......在对别人好这件事上,洋洋从不吝啬。
起初我总是为她打抱不平,我告诉她“你要生气,要反抗,不能让她们觉得你好欺负。”“她们不对你好,你也不用对她们好,别傻瓜似得。”但洋洋说她不想生气,不管别人怎么样,做好自己总是不会错的,她相信只要她真心对别人好,别人迟早也会对她好的。
❤
小时候我们常常被教导“以德报怨”四个字,可是渐渐地,遇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复杂了,我们便开始怀疑“以德报怨”真的是对的吗?
"别人三番五次伤害自己,我真的应该微笑着对他说没关系吗?电视剧才这么演。"
在许多人看来,以德报怨无异于是牺牲自己去弥补别人的过错。在这个带点自私带点手段的社会,也许“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
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动态,大概就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也别期待我能对你多好。” 许多朋友纷纷表示赞同。
我不禁想起自己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个句子:“我对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眼里你的态度。”大抵也是这个意思。
这好比中国人一贯的“礼尚往来”的作风。你给予我多少,我便还馈你多少,一来一往看似友好的交往,却缺少一份真诚。
我不能说追求平等收支的交往态度有什么不对,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而在这个世界上,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的人其实并不多。
如果每个人都在等待别人先付出那一份好,那么有谁来打开交往的那扇门呢?
也许你发现身边有些男孩女孩人缘很好,走到哪都能交到知心朋友。我想这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们也许各自都很不一样,但有一点一定是相同的——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愿意首先对身边的人付出自己的那份好,不管对方对自己怎样。
❤
“友谊也像零存整取的银行,若你平时不补充情感进去,一旦需要朋友的支援渡过难关时,才发现存单上十一片空白。” 毕淑敏散文集里一句话这么说着。
我们都喜欢亲近好人,性格好,心肠好。
而对那些不太友善的人,总是避而远之。
谁都想成为前者,都希望和前者打交道,而这想要的一切都要从自己开始。
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不必大方,可唯独对别人好这件事,不必吝啬,总有一天你会知道那些对别人付出的好都是有丰富回报的。
当你成为自己想要打交道的那种人的时候,你的身边也尽是你想要打交道的“好人”,一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