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读书随笔散文
扈三娘“一丈青”的绰号究由何来?

扈三娘“一丈青”的绰号究由何来?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00:42 被阅读23次

 

扈三娘者,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好汉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 梁山大聚义时,排名59,星号地慧星(或地彗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后来梁山受招安后,南征北战,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追封花阳郡夫人。 一丈青扈三娘是梁山七十二地煞中,少数在《水浒传》成书前便有原型踪迹可寻的人物之一。

不过,其中一个很致命的小细节却一直令读者和研究者们感到头疼,那就是扈三娘的绰号“一丈青”绰号的由来。原著中别说详细说明不着一字,就连提示性的捎带也点滴皆无。于是便造成了如今的困扰。她为何有此绰号,而“一丈青”这一名称,在宋代便已确实流行了,具体含义比较多样,多数与表示身高较高有关。 根据南宋史学名著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两宋之交(与《水浒传》所讲述的时期接近)的马皋有妻子(一说女儿)名为“一丈青”,也是一员女将,后来马皋被处斩,一丈青被闾勍收为义女,后来又嫁给曾加入岳飞部下的武将张用。宋元之际,作为《水浒传》主要蓝本的两部作品都有“一丈青”出现,但似乎都与《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关系甚微。也就是说,“一丈青”扈三娘的原型有从彼“一丈青” 那里移植而来,这倒是有可能。可问题是,“一丈青”为什么不是“两丈青”也不是“一丈红”的疑问还是没有任何回答。

元夏庭芝撰《青楼集》里说,元代有个艺名叫平阳奴的女戏子,"四体文绣,精于绿林杂剧"。四体文绣,即在双臂与双腿上雕青,目的也许正是为了更好塑造那些绿林好汉的彪悍形象,招徕观众。从梁山泊的故事里,确也不难发现刺青与绿林有着这种瓜葛。那么,这其中是不是暗存有“一丈青”的来历线索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为啥呢?《水浒传》中对扈三娘的最初介绍只说:"庄上别的不打紧,只有一个女将,唤做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刀,好生了得。"叙其出场则"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试想一女子个头高达一丈,可能吗?与“天然美貌海棠花”能瓜葛上吗?

有学者考证道,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崔承宠自少从军,"遍身刺一蛇",自右手指尖开始,沿手臂过脖颈,蜿蜒下至腹部,再沿着大腿至尾骶骨而止。这条刺青蛇的长度大约在一丈左右,因而推断"一丈青"应该是指一丈长的青龙或青蛇的文身。扈三娘身上刺的则应是此青龙,与矮脚虎王英恰成青龙白虎之配。此说乍一看似乎有点眉目,但破绽也很明显,人家"遍身刺一蛇",那是爷们儿,男人性子一起,衣服一甩,光膀子就来了,许褚裸衣斗马超,精彩之极。那女子呢——何况还是个未出阁的少女——会如此动辄赤身露体吗?不露的话他人怎知你的遍身刺青?露出的话,“天然美貌海棠花”的美感又哪里寻?

还有“索隐派”,认为“一丈青”里的“一”可作“纯一不杂”来解,古有“一青”之说,意味“纯青”,用作喻人时犹如现在的“清纯可爱”;“青”呢可作“青娥”解,指容貌美好出众的少女;“丈”呢可作“丈夫女”即“女中丈夫”,指具有英雄气概的女子,犹眼下的“女汉子”。——天,会是这样吗?要把七拐八绕的玩意儿都撮合在一起,那也忒费劲了吧?说白了,一堆自认为高明实则肤浅的文字游戏罢了。

还有的则在扈三娘的身手方面做文章,扈三娘惯使日月双刀,马上功夫了得,此外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善用“红锦套索”,上面有二十四个金钩,撒索擒将,几不落空,每每令敌胆寒。于是推测:这“一丈”该就是套索拿敌的距离或套索的长度吧。可明摆着,那该叫“一丈红”不是?

相比较而言,“蛇”说就合理多了。云当地有一种蛇,长一丈余,色青,肢体细而长,行动迅捷灵活,常隐于草丛中,见人不跑迎头而来,下口狠毒,辄致敌于死命,令人防不胜防,故名“一丈青”。

因为通俗,人所皆知,故而一直在北宋之后的民间故事里还是到元末明初《水浒传》成书,都不需要专门解释。就像“虎将”一词,还需特意诠释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扈三娘“一丈青”的绰号究由何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xx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