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有位朋友长期在外出差,月薪1.5万,每年只能与妻儿见4-5次,这种生活方式你们能接受吗?
这种生活方式只适合在没结婚单身以前,要是有妻儿了一般人都不能接受,
但是生活并不如电视剧一般那么美好而是是更加现实的,在各种压力下也不得不接受。
但是情况允许之下能够离家近,宁可工资少一点也愿意。毕竟父母妻儿都少不了陪伴。
一.未成家之前多外出闯荡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7552/24dad77d49f505fd.jpg)
未成家之前会接受,因为没有什么牵挂,完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
这个时候要是有这种机会,就应该出去闯荡一下,见多识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直窝在一个地方不仅机会机遇少,也不利于个人成长。
走出去见识更多,接触更优秀的人才能进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经验、知识、为人处世之道都是经历多了才会积累。
二.成家之后为什么不接受的原因
1. 需要你照顾的时候却不在身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7552/76a63f490c2f11fd.jpg)
长期在外出差,这样的常年不在家,根本照顾不了妻儿。
毕竟是女人还是非常脆弱,还是需要有男人去照顾的。比如说生孩子、生病、家庭一些难以处理突发事件。
对于女人来讲都会感觉处理很辛苦,她们在遇上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丈夫的依靠。
我的一个远方表姐和表姐夫就是这个情况。表姐夫经常出差在外,在临近二胎出生的时候又被公司外派处理事务,
本来说可以赶着预产期回来陪着表姐,但是表姐的儿子就提前出生了,身边就我舅妈陪着,表姐夫才急冲冲的赶回来在医院照顾了表姐五天出院,
结果出院第二天就出去工作,表姐感觉女人生孩子那么辛苦,正需要老公照顾的时候他却在这个时候离开,当时心里很难受可是没不敢说出来,在做月子里还偷偷的哭了好几回。
俗话说,女人生孩子如同过一次鬼门关,非常需要照顾的时候,但是却不在身边,这真的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情。
2. 孩子的成长缺不了父母的陪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7552/608dd10740270916.jpg)
父母是陪伴孩子成长最亲密、最重要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孩子在幼年亲子关系中通过家人的陪伴体验到爱与信任,那么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
但如果在孩子幼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的话,容易造成性格上的缺陷,
如,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没有得到家长引导,凡事自己琢磨造成性格孤僻;
家长把孩子甩手交给孩子的祖辈抚养,由于隔代溺爱造成孩子骄横跋扈;
孩子缺乏陪伴,缺少爱与关怀还会导致孩子自我怀疑,产生自卑的不良情绪等。
最重要的是,缺乏陪伴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总而言之,作为父亲少了对孩子的陪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无人可以扮演的,只有父亲自己。
3. 照顾不了老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7552/c0512836af4d2804.jpg)
娶妻生子后,基本很快就过了而立之年。但是同样父母也是渐渐的老去,在也不会有原来挺拔的身姿。这个时候的父母也是非常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的。
如果说常年出差在外,妻子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忙于家务,精力是有限的到时候根本没办法很好的照顾父母。
难免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呢。
游子们回家那种迫切的渴望,人们往往用“归心似箭”来形容。但是又岂是简单的四个字能表达内心复杂的感受。
中国人自古就有重土难迁、落叶归根的习俗。
一个家庭的幸福真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对父母妻儿的照顾并不是也只是金钱上的满足,最重要的还是精神的感受,对父母妻儿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文/老夏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过的每一话,做过的一个举动,
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
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欢鄙文,那就在下面点个赞呀,也可以转发或赐几颗糖果,
你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和支持,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岁月静好,愿你幸福,一起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