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麦奎尔提出“认知吝啬者”的概念。
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接收信息的时候,往往依靠过往经验或者个人直觉,进行判断处理信息。这种节约时间,消耗较少认知精力的偷懒,被称之为认知吝啬者。
其实这种情形发生的初衷,并非为了偷懒,而是大脑做出的选择,能让当事人依赖大脑中原有架构和脚本记忆,迅速得出结果的评估策略,虽然不够客观,但相对简单有效。
中国早有成语来警示这种现象——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唐太宗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则明,何为则暗?”魏征答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耳听为实,眼见为虚”。这句出自汉刘向的《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