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努力和优秀程序员大学生世界
程序员是否有必要读研究生

程序员是否有必要读研究生

作者: 靖难at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5-12-05 19:21 被阅读4130次

    作为某计算机考研论坛曾经的「网红」,更容易给人一种「大牛」的错觉,所以这些年常常能收到不少咨询各类问题的邮件。给人以人生建议或者教人以努力的方向,这是一件轻巧容易的事情,只是事情真正落到「好为人师」者或「仁波切」自己身上,大多所作所为大概会并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学会「独立思考」是更重要的事情,否则,任何咨询都是在找一个「附和自己的人」而已。这个「公众号」的目标当然不是做一个「咨询平台」,或者我自说自话「寻找存在感」的一亩三分地,我暂时把他作为我曾经「博客」的替代者,或者还可以在线下组织 「meetup」分享知识和经验。

    言归正传。今天收到一个同学的微博私信,大意是「既然交大/复旦/浙大/南大等进 BAT 的并不比北邮多,毕业薪水也并不比北邮的高,那我为什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考这些名校?」。基于这个同学的想法,其实最好的方式是现在就去「BAT」,或者先去一个二线互联网公司,然后跳槽去「BAT」,满足自己去「BAT 」第一诉求。因为仅仅基于就业来说,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工作本科毕业3年时正常都会比校招的研究生高很多(当然,也可能存在倒挂),职级通常会高2级(在腾讯和百度高2级概率很大)。那么,当然是现在就去工作是最划算的!在互联网公司做非研究性的研发升职加薪,学历才不会是什么关键问题。当然,你可能给我找出一个学历因素的例子来,但逻辑还是跟「盖茨成功是因为她妈是 IBM 董事」一样,纯粹的自我麻痹。

    当然,有人会反驳,说现在水平进不了,读研的时候好好学。现在门槛这么低了你还进不了,过几年万一出现什么变化怎么办?北邮研究生可不是一个旱涝保收的护身符。我认识一个普通学校毕业「90后」小孩,最初也是「实力堪忧」只能进不入流的互联网公司,但是之前专心「啃技术」+「刷题」+「看书」几个月,也进了百度凤巢。当然,「别人家的孩子」「我一朋友」「我一同学」永远是比我们牛的「特例」,我们从来不会信服。不过,我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要什么,现在就去追求」。

    我并不是鼓励不读研,也不是鼓励读研。仅仅就「程序员」这个职业而言,大多数人接触的知识深度,并不需要读研,甚至不读大学也能胜任,更何况你还有本科学位保障。当然,有很多人会把自己人生某个节点的「失意」归咎到当初「没有做某事」,实际上都和「某事」并没有什么关系。当然,读研是有很多现实好处的,比如以应届生身份进入「国企」「央企」「事业单位」走只存在于想象中的「easy」模式,同时有很大机会拿到「北京户口」,更别提「上海户口」了。其次,现在互联网行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有很多职位仅仅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础课程是无法胜任的,必须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比如当今很火的「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推荐和广告算法」等等。而且这种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工越来越精细,同时现在又有大量的开源解决方案可以让「程序员」们轻松地应对各种场景,门槛越来越低,要拉开差距并不容易。其它的好处,则是满足很多人「名校情怀」,一句「我清」「我浙」自信心必然是倍增的。

    成功学导师们喜欢用的「圈子」「人脉」的力量,其实在我看来这些「然并卵」。等你毕业后,工作若干年,没有人会太在意你毕业于哪里,学历是什么,别人还是只会关注你当前的「成就」或者「薪水」。要说这个层面的好处,我想更好的学校能认识更牛的人,探到更高的「上限」,提升自己的「视野」,不要做一个井底之蛙贻笑大方。记得以前有个上海华为的「team leader」面试时跟我说,「读什么研究生,交大复旦的那些研究生其实就是整天在帮老师做网站打工,论文就是抄抄抄」,这就是他对读研和科研的认识。然而我看到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的,我看到的是各种「高能」又「全面」的人,这样的环境能「push」我不断地去思考和超越。一定的学术训练,也是非常有益的,写好一篇「论文综述」就是对工作极其有帮助的事情,而研究课题时信息收集整理并消化吸收然后讨论分析直到提出新的方案的过程不断训练,则是更深刻的影响。

    「研究」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事情,然而「持续学习」的学习能力却是所有人都需要的。这种能力很大程度是「天生的」,「后天习得」则需要在一个好环境中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

    也有很多人读研时确实只是导师的一个打工仔,做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课题」甚至「外包」项目,编码能力也是半吊子得不到锻炼。也有运气好点的,直接进了导师的公司打工,起码能那份像样的津贴,做点生产环境的产品。除非像「户口」和「进体制」这种事情是你第一诉求,否则这样读研真的是浪费时间。

    不过,我并不喜欢凡事计算厉害关系的人。当你到了我这个年龄(>=28岁)的时候,大概除了「处于社会底层」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更多则是后悔年轻时没有「随性而为」并「年轻气盛」地接受「挑战」,然后不断地感慨「为什么不这样为什么不那样」,想想也是凄凉。说到这里有人会拿出「国情」来背书,意思好像是自己生在美国就能成为「人生赢家」一样。想想好多年轻的学生为了「这个 offer 20万,那个 offer 23万」而夜不能寐,恨不能准确量化出利害来,生怕一个「offer」断送了前程,真是觉得可气可叹。同样,在读书择校择导师时,也是「利」字第一,追求「最低的付出,最高的收益」。「处处算计厉害」想要「步步为营」,最后可能未必如愿。

    因为「有意思」「有挑战」「好玩」选择做一件事情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靖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0cd3e8d3e7b5:好文章,率性而为,并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而不是整天算计来算计去哪条路更好!老子就是想去,老子就是喜欢,哈哈哈
      • madaoCN:利益驱动的动力很难持久,金钱利益只是前进过程中的衍生品
      • 编码之夜:读后很受益 :+1:
      • 程序熊大:标签并没有多大作用 :clap:
      • 浴火小青春:很认同一句话,"你得到什么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考研或者进大公司都是看自己之前的付出
        靖难at简书:@浴火小青春 其实,如果付出是为了得到一个具体可量化的收益,而不是首先是一种精神追求,一旦不能如愿,可能会走向疯狂。因为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不能如愿的,付出并不一定会有回报,至少付出是没有物质回报的。怎么说呢,我暂时想不出好词来表达的的想法,我们当然需要励志,自信并鼓励自己努力,但是也要平常心。
      • 曾樑:名校还是有作用的,在很多方面,至于研究生得看什么专业了吧

      本文标题:程序员是否有必要读研究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os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