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断地“用”,才能真正地“学”,因为所有技能的习得,都要靠试错。
如果,你坚信英文有用,一定会有所挣扎;只要挣扎,就一定会有进步;只要有进步,就一定会开心,相信我,开心是传染性非常高的。潜移默化是最好的教育。
如何创作自己的口语书?
(1) 一定要用本子记录准备一个笔记本.
随身携带。每天花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用中文记录下来。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每天再多花点时间把那些你要说的话用英文表达出来,并记录下来。没多久你就会发现:实际上你必须表达的话并不多……这些内容中的绝大多数其实你完全有能力用英文表达(最多查查词典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对你来说可能更重要的发现是你的中文,即,你的母语,并不像你自己原本以为的那么好。有时,你想说的话其实并不通顺。
(2)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用英文说怎么办?
定要及时记录下来。记录的习惯无比重要
(3) 学会“换一种说法”
有很多时候,你要表达的东西在英语中根本就没有对应概念。这样的时候,就必须通过“换一种说法”去搞定.
(4) 使用平实的、朴素的、没有修辞的中文这是最重要的建议:在记录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之时,要尽量避免任何修辞。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修辞是几乎无法翻译的。
(5) 不是应该用英语思维吗
第二语言使用者真正能做到的是通过大量练习之前提到过的“换一种表达方式”──注意,不是所谓的“把中文思维换成英文思维”,而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表达同样的内容”而已。
(6) 理解、表达与翻译之间的微妙差异
其实,对英语学习者(将来的英语使用者)更为重要的是“理解”,而非“翻译”。就算是有时需要翻译才能理解,那么需要的往往更多是“意译”,而非“直译”。
当遇到一个不能理解的句子之时,最正确的提问方法可能是这样:“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或者“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7) 着重收集“不直观的对应”
这种收集工作,只能靠自己。别人整理的东西,拿来对自己基本上没有太多作用(比不过人们总是“觉得”或者“希望”拿来的东西有用而已)。在这方面,不能相信或者依赖“拿来主义”,一定要自己动手,自己积累。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收集这类“不直观对应”的方法很简单。最朴素的方法就是随身携带个小本子,随遇随记。花哨一点的话,就利用现在已经几位普遍的便携电子设备(管它是手机还是iPad之类的东西),随时进行记录。如果使用最多的设备是计算机(台式机或笔记本)的人来说,可能建一个专用的Excel表格是最方便的解决方案:表格只有两栏:中文、English,然后随时增补。
(8) 长篇大论更要提前写出来
无论你想说什么,都最好提前写下来。当然,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在脑子里演练一遍就可以了。不过,这个“熟练到一定程度”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到。在做到它之前,就别嫌麻烦:写出来!
5. 没有外教行不行?行
口语习得方法不过是“把自己想说的先写下来,然后不断练、不断改”而已。
写作两个方法更为有效:
自己给自己改作文;帮别人改作文。
自己给自己批改作文,有个很重要的诀窍:不要写完马上改,而是隔天再修改。你当时那么写(即便是错的)就是因为你认为那么写是对的。这种惯性在刚写完的时候最大,表现最强。这其实就是你真正进步的痕迹──因为产生深刻记忆的最有效手段无非两种:重复、惊讶。
帮别人改作文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快手段之一。有趣的现象在于,批改者往往比被批改者收获更多。因为,你作为一个个体,无法遍历所有可能的错误──有些错误你现在不犯,并不意味着说将来不会犯。而帮别人修改作文的时候,等于别人在帮你试错,你在坐享其成──并且,更多的时候,你已经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6. 自我检查列表
单词拼写错误:未按照单词的正确拼写方式书写单词,但不包括由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差异所带来的单词拼写差异。
名词单复数形式错误:错误地使用了名词的数,包括:使用了不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使用了集合名词的“复数”形式,在应该使用复数的地方使用了单数名词(或反之)等。
单数可数名词未受限定:句子中出现的单数可数名词之前没有使用限定词,包括冠词、不定代词、指示代词、名词或代词所有格、数词与某些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词性错误:在选择词汇的过程中忽略了英文词性的特性,仅按照含义来使用词汇,从而发生了词性使用错误的现象。
修饰关系错误:违反了词汇修饰的规则,采用了不恰当的修饰关系。包括用* 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修饰形容词,副词修饰名词等。
搭配错误:句子中出现了不合适的词汇修饰、限制、说明现象,或者错误地使用了固有的词汇搭配形式。
词序错误:未使用正确的、符合习惯的表述语序来对内容进行陈述。其中包括修饰词顺序错误,该倒装时没有倒装等。
非谓语动词使用错误:错误地使用了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或动词的不定式。其中包括: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误用:作者没有保证逻辑主语与分词的一致性,即当逻辑主语发出动作时使用了过去分词,而在承受动作或状态时使用了现在分词。
不定式与动名词误用:动名词表达的是“状态,性质,心境,抽象,经常性,已发生的”;不定式表达的是“目的,结果,原因,具体,一次性,将发生的”。
介词误用:错误地使用了介词。
连词误用:错误地使用了连词。
关系代词误用:在定语从句中错误地使用了关系代词。
冠词误用:没有分清楚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区别,或对两个不定冠词的用法不清楚而错误的使用了冠词。
代词误用或指代不明:作者使用的代词的数或者性与名词不匹配,或者读者无法直接判断作者使用的代词所指代的对象。
句子不完整:句子中某成分,尤其是构成句子的主干成分残缺。
主谓不一致: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在”数”上不满足一致关系。
违反主句专一原则:当一个句子由多个分句组成非简单句时,作者没有确保有且仅有一个主句,即所有从句必须有连词、关系代词或者分号等引导或隔离,但必须保证有唯一的主句。犯此类错误的句子叫做”流水句(run-onsentences)”或”逗号拼凑句(commasplice)”。
比较句错误:包括作者在比较句中的比较主体不一致,即在一个比较句中,作者所引入的两个比较对象不具备同样的本质和属性,即”不可比”,或比较级使用错误等。
并列主体不一致:在并列成分中,作者没有做到并列双方在结构、功能、性质方面完全对等。
时态错误:句子谓语动词所使用的时态与句子所在的上下文环境不一致。
语态错误:句子谓语动词所使用的语态(主动/被动)与主语不一致。
语气错误:句子没有根据上下文采用正确的实语气或虚拟语气。
事实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所犯的错误大部分是两种错误,单复数问题,以及时态问题——因为中文的名词是不分单复数的,中文的动词是没有时态的。这两个错误剔除掉之后,相当于解决了大多数的问题。
7. 更重要的是思考能力
建议所有想获得正确思考能力,进而表达清晰的人阅读。Thought and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to Critical Thinking 4th edition, by DianeF. HalpernThinking and Deciding, 4th edition, byJonathan BaronArgumentation: The Study of EffectiveReasoning by Zarefsky David (Audiobook)Craft of Research, by Wayne C. Booth,Gregory G. Colomb, Joseph M. WilliamsGood Reasoning Matters!: A Constructive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3rd edition, by Leo A. Groarke, Christopher W.Tindale
另外,还有三本关于文风(Style)的书籍也一定要看:A Plain English Handbook (1998), fromSecurity and Exchange Commission,Prefaced by Warren E. Buffett (http://www.plainlanguage.gov)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byStephen King (with audiobook) Style: Toward Clarity and Grace by Joseph M.Williams另外,还有一个TTC (The Teaching Company)的视频教程,是我所见过最好的写作课程:Building Great Sentences。
8 秘密武器——复述
几乎所有真正有效的学习手段都是简单、廉价、往往并不直接但却真正有效的。复述,就是这样的有效手段。
第三章 语音
1. 发音很重要,但显然不是最重要的
2. 我们完全有能力大幅度改善发音
每一项新技能的习得,都需要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中建立亿万个新的连接。这样艰巨的任务当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在这耗时费力的过程中还存在所谓的“平台期”——即,某一段时间无论如何大量训练都看起来毫无进步。神经可塑性研究的鼻祖,Paul Bach-y-Rita教授认为,“平台期”只是一种表象,在此期间大脑并未停止发展,神经细胞之间新建的连接在不停地被巩固;如果中断练习,那么大脑就会遵循“不用即废”的原则丢弃那些无用的连接。那么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需要巩固多长时间才能变得“难以弃用”呢?Paul Bach-y-Rita教授的解释是“六个月”——这个时限与人类生育普遍需要十月怀胎一样很难跨越。
3. 最大的障碍:害怕被嘲弄
4. 多听多听再多听
重塑自己的语音,应该从“改建”或者“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开始。我们必须重新习得对目标语言(比如,英语)所使用的语音的识别能力。因为我们很难说清自己分辨不清楚的语音。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零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必须保证大量输入,并且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样,起码要持续如此六个月才行。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的目的在于重建语音识别能力,重点并不在于文字理解能力。
还有一个看似不合常理的建议是“不要只听标准录音”大脑必须要有这样的过滤器,能够将输入的同一语音的不同变体归为一类——只有这样才能不出差错地处理语音输入。所以,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觉输入量之时,要涉猎不同的音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调,甚至不同的口音才对。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样,至少要坚持六个月,我个人建议每天的输入时间不要低于四个小时——只要开始做,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因为“哪怕听不懂都无所谓”。听得多了,听得久了,早晚有一天想听不懂都不太容易。当然,即便是最初的时候,为了效果更佳,可以有意识地渐渐提高文本难度,并且最好配合精读。
5. 计算机辅助工具
还可以找一些音频编辑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如Cool Edit,Audio EditDeluxe,Audacity等等。这些软件对用户来说相当于“音频视觉化”,可以通过音频图谱清楚地看到语音之间的空隙、音量的大小强弱等等。并且,用它们很容易做到把某一段音频(比较精确地定义起点和终点)反复播放无数遍。
6. 要宽于律己
事实上学生们也对自己要求太高,刚刚开始学的时候就要求自己标准是不可能做到的。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更加仔细地研习语音教程中的发音原理,尝试着去理解各种规则,而后通过反复的实践运用这些知识矫正自己。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多说多练。只要听的说的练的足够多,其实无论是谁都可以做得足够好。
7. 放慢你的语速
8. 比连读更重要的是停顿
最先需要养成的习惯是该停顿的地方就要停顿。跟读的时候,越是初学者就越觉得录音里的语速快,他们甚至体会不到人家在读长句子的时候也有换气的时候——不换气怎么说话么!而最终,当我们真的能做到听懂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哪怕他说得再快,我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就算某些地方不足够清楚,也都猜得出来。
1)一定要恶补音标;2)查单词一定要读音标,并且在自己的文本上做出相应的记号;3)不要想当然地读单词。首先,不要急于求成;其次,要通过大量反复运用去掌握音标;再次,运用大量的朗读训练使自己不知不觉地跨过语音养成的最初障碍。我个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语音达到正常水准(或者接近正常)之后,才算是具备轻松掌握音标的基础能力。而一旦习得音标的基础之后,就要时时应用,直到像了解汉语拼音一样了解英语音标。
首先,不要急于求成;其次,要通过大量反复运用去掌握音标;再次,运用大量的朗读训练使自己不知不觉地跨过语音养成的最初障碍。我个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语音达到正常水准(或者接近正常)之后,才算是具备轻松掌握音标的基础能力。而一旦习得音标的基础之后,就要时时应用,直到像了解汉语拼音一样了解英语音标。最好使用计算机上的有声版词典,这样就可以把所有例词都查出来,并录制成mp3。反复跟读。 对照着音标表,抄写每一个例词的音标,反复若干遍(最好7遍以上)。 抄下例词表,而后默写相应音标,而后检查(至少两遍)。 以后每查一个单词,都要把音标标记在原文边上。 有必要花时间学习英文的拼读规则。忽略拼读规则是绝大多数英语学习失败的人犯下的错误。他们宁可去学好像更有短效、或者感觉更加“高级”的“词根词缀”,也不去学最基本的,并且一生都用得到的拼读规则。
实际上,很多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嫌麻烦才不去抄写音标的。尽管他们会不停地遇到“咦,这个单词我查过,可是怎么读来着?”的尴尬——然而显然,这些尴尬并不足以他们下决心从此一丝不苟——于是, “一丝不苟”的成本越积越多,到最后高到绝大多数人不愿承受的地步。而事实上,只要方法上稍加改造,就没那么麻烦了。比如,查到“façade”这个单词之后,不一定非要把音标完整地抄写为[fə'sɑːd] ,其实,只需要在“ç”这个字母上标记/s/,在第二个“a”字母上标记/ɑː/,而后再在/s/之前加上重音符号。反正,字母“f”只能读成/f/,字母“d”只能读成 d,最后一个字母“e”不发音,这是绝大多数英文单词的规则。再比如,查“resumé”之后,最重要的可能是在最后一个“e”字母上面标记带有重音符号的 'ei就行。而那些完全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其实96%以上的英文单词基本上符合拼读规则)就基本上无需标注音标了,比如“ichthyosaur”这个单词,“ch”的读音是/k/,“yo”的读音是/ɪə/,“aur”的读音是/ɔː/,重音在第一个音节——其实,好像只需要标记一下重音所在音节就可以了。当然,有些人觉得应该在“ch”处标记上/k/也未尝不可,但总之,无需写下这么一长串:['ɪkθɪəsɔː]。少数情况下,遇到某个单词里的某个字母是不发音的 ——比如“debt”这个单词里的“b”——那我就会直接用铅笔在那个字母上划一道,以便提醒自己,那个字母不发音。
通常情况下,无论如何我都会在读音节单词上标注重音,而后把那些原本有多种发音可能的元音组合在当前这个单词中的读音标记出来,而少数情况下,有些特殊的辅音才需要标记,因为辅音大多跟字母读音一样。
今天这世界,好的英语学习资源几乎随处可见,我经常推荐学生以下两个资源:学习英式发音及其音标,可以用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站的Flash教程《Guide to English Phonetc Symbols》 学习美式发音及其音标,可以使用爱荷华大学的美国音标在线学习程序《 Phonetics: The Sound ofAmerican English》音节的划分
大多单词的音节划分,基于单词拼写的和基于音标拼写的差不多,比如“pri•ma•ry ”/ˈprai-mə-ri/,比如“ich•thyo•saur”/ˈɪk-θɪə-sɔː/。但也有很多单词的音节划分,基于单词拼写的和基于音标拼写的很不相同,比如“tax•i”/ˈtek-si/,比如“cur•dling ”/ˈkər-də-liŋ/。
我们的教科书上,对于音节的划分都是基于单词拼写的,而不是基于音标拼写的。划分音节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能够把单词的发音正确地标记出来以便学习者正确地把它读出来。如果是这样,那么基于单词拼写的音节划分就不如基于音标拼写的划分有意义了。而如果说音节划分还有其它作用的话,那么可能可以是用来助记单词的拼写。可是,基于音标拼写的音节划分同样可以用来助记单词的拼写,而无论用哪一种音节划分方法,为了将其作为助记法,都要习得同样的拼读规则。(至于划分音节还有什么其它的作用,我还真的不知道。)另外,如果学生只学习(假如真的学会了的话)基于单词拼写的划分,则很可能也很容易陷入想当然的陷阱之中。比如,“create”这个单词,实际上是两个音节/kriː-ˈeɪt/,很多初学者(又因为他们刚刚学过一点拼读规则)一不小心就会把这个单词理解为单音节单词;我见过很多学生把这个单词读成/kriːt /,大抵上就是这个原因了吧。对我们更有用的可能是基于音标拼写的音节划分方法。
而基于音标拼写的音节划分很简单,只需要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一个音节必须有、且只有一个元音。常见的音节结构有以下几种(以下单词都是单音节单词):元音:a eɪ, eye aɪ辅音+元音:tea tiː,bay beɪ辅音+辅音+元音:fly flaɪ, skyskaɪ元音+辅音:ebb eb, odd ɔd辅音+元音+辅音:beep biːp, big bɪg元音+辅音+辅音:east iːst,axe æks辅音+辅音+元音+辅音:stop stɔp, bleed bliːd辅音+元音+辅音+辅音:last læst, lapse læps辅音+辅音+元音+辅音+辅音:blast blæst, frostfrɔːst而多音节单词,就用以上的模式去套,看看能够划分出多少个合乎以上模式的音节出来——辅助原则很简单:多音节的单词,除了最后一个音节之外,基本上是以上9种之中的前5种居多。
掌握强读弱读规律,是使自己的语流变得自然的关键。只要掌握了强读弱读的规律,哪怕某些音素的发音不够好,语流依然会显得很自然,也更容易被别人听懂。
14. 攻克所谓连读,从辅音/l/做起
15. 掌握浊化,从t做起
16. 掌握失爆,还是得从t做起
17. 攻克所谓的“同化”
18. 总结一下t
19. 技巧加重点:“声调”
20. 元音/ʌ/和
21. 双元音
22. 其它辅音θ、/ð/、v、ʒ
23. 音调(Pitch)
24. 第一次全面练习
25. 关于口音和外教
26. 跟读训练具体步骤
27. 浪费生命的重要原因——要求过低
第四章 朗读
1. 最古老最有效的训练方式
朗读是语文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训练方式。
2. 朗读有助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3. 朗读训练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理解速度
4. 不必专门练习听力,朗读就够了
5. 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记忆能力
6. 朗读训练能够提高表达能力
7. 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模式识别能力
第五章 词典1. 拿起词典独自上路
2. 不查词典者死
3. 多一点点细心和耐心就能超凡脱俗
4. 搞定词组——金山词霸的可取之处
5. 把Word打造成英语学习利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