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白学写作如何写小说给现在的自己
【蜗牛拆书】拆书不好玩,但是很有用,你想学吗?

【蜗牛拆书】拆书不好玩,但是很有用,你想学吗?

作者: Witty湉 | 来源:发表于2018-02-04 12:17 被阅读3663次

文 / Witty湉

【蜗牛拆书】系列已经更新了10篇文章,我用自己的拆书方法拆了6本经典致用好书,很多伙伴留言,问我能否分享一下经验,我想,也是时候该总结一下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想要开始读书或者更好阅读的你有所帮助。


首先在分享之前,需要做几点声明:

1.

“拆书”这个词,我最早是从赵周老师的“拆书帮”那里学习到的。我参加过他的RIA便签学习法,但是没有看过《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具体赵周老师的RIA便签学习法是什么,您可以百度搜索。

我的拆书方法是受赵周老师的启发,为什么我会开始拆书,是因为拆书的理念我很认同。拆书就是把书中知识化为己有,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知识转述给他人,通过语言或文字都行。这个理念我在很多关于读书的书籍里,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都有看到。

所以说“拆书”二字是否有版权,是否天下只有一种拆书办法,在我看来是没有的,如果有伙伴知道有的话,可以提醒我,以使我不要犯侵权之错,在此感激不尽。

2.

我再跟读这篇文章的您掏个心窝,“拆书”的核心其实是记读书笔记的一种方法,不管用什么词,它都是在记读书笔记。

那么为什么要用拆书这个说法呢?依我的“偏见”来看,是为了显得高大上,为了突显一点与众不同。我引用这个词,也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跟他人的书评区分开来,给您留下更深的印象。所以拆书说到底也是一种读书方法,它属于读书的一种,大家对于这个词不必做太多纠结。

3.

最后要声明的一点最为重要,那就是拆书一点都不好玩。

拆书是读书的一种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不好玩。你看过对世界冠军的培训有“寓教于乐”这一回事吗,他们都是严格地重复高标准的动作,训练枯燥乏味,但是却能让他们登上冠军的宝座。

毛姆也曾说过:“获取知识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必须得付出艰辛的努力”。

所以不要期盼有一种能让你边玩边学习,还能让你快速成长的方法。不好意思,至少在我这里没有,所以我才坚守我的【蜗牛拆书】。

在这个快时代,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用心阅读1小时,认真拆解1本书,会比有些人“1年读100本书”,或许收获更大。

当然,我不否认有些人读书可以很快,但那是建立在深厚阅读基础之上的。

据说经济学家泰勒·科文一晚上能看好几本书,因为他在此之前已经读过很多很多书。当他拿起一本新书,很快就能预计作者在说什么。即使他的阅读速度很快,也能抓住书中重点,这就叫做功夫,但功夫是需要练出来的,我们还是先打牢基本功吧。


没想到声明竟然写了这么多,但我始终觉得,态度正确了,才能更好地展开行动。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正题吧。

一、读

关于读书,我们最大的疑惑有两点,一是买了很多书,读不进去;二是读了很多书,却发现什么也没记住,白读了!

不知道这两点疑惑您有没有经历过,反正这是曾经的我经历过的最大困惑。

1. 怎样才能读进去书?

想要把书读进去,先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和能力。

兴趣建立在,你要觉得读书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所以当你拿起书就想放下时,是不是这本书对你来说,太专业、太枯燥、太晦涩了?

想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千万别一味追求别人的书单。没人可以保证能够带给一个人愉悦的书籍,就一定能让另一个人愉悦。所以,你需要先根据自己的口味,看自己喜欢看的书,才会爱上读书。

小说、故事、甚至鸡汤,一开始这些书都可以看,这个时候你不仅是在培养阅读的兴趣,也是在培养专心读书的能力。不论读什么书,先保证你可以不间断地读上30分钟,然后1小时,2小时……

当你能够坐下来,不间断地持续阅读60分钟以上,中间不会烦躁不安地时而刷刷热点,时而看看微信,恭喜你,你已经练就了读书的能力。

2. 怎样记住书中内容?

我最早读书时,经常看了就忘,甚至只看了10分钟,就忘了前10页在说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我没有主动阅读。

我当时读书想的就是,赶紧把这本书读完吧,所以我就想不停地翻页翻页,终于一本书读完了,太棒了!然后在豆瓣标记一下已读,好有成就感。但是那时,我硬是写不出一篇书评来,因为什么也没记住。

这种阅读就不是主动阅读。主动阅读需要一边看书一边思考,你需要去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描述,为什么是这种写作逻辑,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另一个词。

主动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所说的一切,你需要把你在书中看到的内容,跟你以往的经验,做一个联结,也就是新知与旧知的联结。

你需要辩证地去看作者说得对不对,和我已知的知识或思想有没有冲突,它们结合起来,会不会产生新的知识和思想。就像你看我写的文章,也要去思考,不要全盘接受。天下没有一种方法是适用所有人的,我觉得适合我的方法拿来为我所用,不适合的方法就改良,你也应该如此。

当你读着读着发现自己快睡着了,眼前的文字都变模糊了,那么赶紧放下书别读了,因为即使你翻了好多页,它们在你脑中也是一片空白。

主动阅读,在读书时要思考,能读几页就读几页。别着急,慢慢读!

读透1本书比囫囵吞枣读100书管用,同理,一本书你记住10页,也比你看完全忘了有用。你觉得呢?

3. 内功的修炼需要时间

对于初级入门者来说,还需明白一个道理,读书是一个过程,是需要时间来修炼内功的。

有些书我曾在一年前翻开过,看了几页便弃了,因为觉得实在枯燥。但一年后我又打开那本书,却觉得说得很有道理,收获很多。

所以有些书确实是好,我们也想要去读,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如果难以下咽的话,不必太过强求立刻吞下去,先把它放一放,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再去消化它,效果会更好。

二、拆

前面已说过,拆书是读书的一种,是深度阅读。当你具备了读书的兴趣和能力,并且能主动阅读之后,我们也会对自己要求更高,期望能更高效地阅读。

1. 对书籍进行分类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当你阅读一本书时,首先需要知道这本书是什么类型?它是关于商业的、科学的,还是哲学的、文学的?它是写给专业人士的科研论文,还是写给大家看的科普文章?

为什么要给书做分类呢?因为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读法。

有些较为浅显的书,你只需做普通阅读和检视阅读即可,这种书可以快读,通过研究目录明确此书的写作逻辑,通过检视重要标题和段落,就能了解此书主旨和大义。

有些较为深层、而且比较经典的书,或许也是你想要学习的领域的书,就需要做分析阅读,比如通过拆书的方法来阅读。

2. 你的读书目的是什么?

每一本书,在开始读之前,我们都要想清楚,通过读这本书我希望能收获什么?

如果我只是希望能收获愉悦,读小说的快感,那么我就不会用拆书的方法来阅读。我会连贯地去读这本书,但记住,只要你想能记住些什么,就一定要主动阅读,在阅读时一定要思考。

如果你想希望能在书中学到知识或者方法,就需要再多费一些力气,不只是思考了,而是一定要做笔记。

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读小说会比较快,一般也不需要拆书,但对于想要从大师的文字研究写作的人来说,小说也是可以用来拆的。

当你确定了你的读书目的究竟是知道,还是记忆、理解,抑或是更高层级的应用,就决定了你在这本书上要下的工夫有多深。

3. 怎么记笔记?

我们常用的记笔记方法是把好的原文画上线,摘抄下来,这是第一层的笔记方法。

第二层的笔记方法要求你能把你觉得很好的这段话,用自己的语言再叙述一遍,记住,一定要写下来。

写下来之后,你需要把你的重述笔记跟原文做对比,你和作者的两种表述方式,哪种更准确,更简练,更有吸引力?通过这种对比,不断修正你对原文的理解,改进你的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

阅读完一节或一章之后,你一定会写下若干的重述笔记。接下来第三层笔记方法就是,你要把你的这些笔记用一套严密的逻辑连贯起来。

这套逻辑你可以仿照作者的写作逻辑来写,如果作者的逻辑你觉得有些不恰当,或者比如有些已经出版几十年的书,我会觉得不符合现在的思考逻辑,那么我会以我自己的逻辑来重新组织它们,留下在今天仍然有巨大意义的,去掉那些已过时的内容,重新组合,化为我自己的观点。

通过第三层笔记方法,你就可以把一本有内容的好书,按章节或者几大模块,拆解成几篇笔记文章。

这个过程是慢的,因为你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深度思考,但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把这本书的精华吸收,变成能促进你自己成长的营养。

第四层笔记方法需要你把从书中萃取出来的精华,再跟实际生活相结合。

比如你阅读了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籍,关上书之后你仍需要知道听到别人说的话,看到网络爆红的文章,哪些是可以相信的,哪些是需要质疑的。

有些人读书的目的性很强,他读书就是为了能把作者的观点拿出来,找到合适的场合,比如发布会或者宣讲,去跟别人说的,这叫做“谈资”。

“谈资”没什么不好,但如果你没有理解透彻就把作者的观念拿出来,被会懂得人看笑话。懂得人如果懂礼貌,不会在台面上指出你的错误,但他会在心里记住这个人有点浮夸,说得东西不一定可信。

当然,我觉得读书还需要抱着谦虚的态度。

我不能确定我对书的理解就是最准确的理解,但我会尽力去做深度理解,只告诉大家我经思考后仍然相信的东西,那些我存疑的,是不会为了文章阅读效果,拿出来忽悠你的。

4. 怎么通过读书建立知识体系?

你会发现很多擅长读书的人,都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都在某些领域很有见解,这大概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最好的方法是让你的阅读更有体系,也就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的最高层次的阅读,它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做广度和深度的阅读。在这个主题领域内的书,你要读得尽可能多,也要思考得尽可能深入。

我们阅读的大部分专业书籍,都是作者通过主题阅读的方法,有些需要再加上实验,最终写作出来的。比如《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这本书的作者在开篇就提到,他阅读了100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提炼出来最核心的时间管理方法,写出了这本书。作者还开玩笑地说,阅读别的书你都可以跳读,但我这本书你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本书确实是一本知识密集度很高的书,值得一字一字的阅读。

但是,这样读书太难了,离我们的功力还有些遥远,那么我们可以对主题阅读的要求降低一点。

首先,列出你感兴趣的几个领域,比如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我们可以涉猎很广泛,但在一段时间内,最好还是专注在2-3个领域,一次不要贪多。

其次,在网上搜索,可以参考豆瓣对书籍的评分,还有比较有名的书评人推荐的书单,整理出你关心的领域里比较经典以及口碑度高的书。这个时候你可以用穷举的方法,尽可能地丰富你的主题书单。

第三,从1-2个领域的主题书单开始,先做一轮筛选,如果你基础不高的话,选一本稍微通俗易懂的书,一般这种书会出现在畅销书单里,毕竟它是经过大众验证的。我们可以先看一些畅销书,但随着你对主题阅读理解的愈加深入,畅销书会渐渐无法满足你,你会去阅读相对小众,但是在这个领域研究更深入的书。这也是个过程,我们还是要由浅入深,不要贪心一口吃个大胖子。

第四,随着你阅读的广泛和深入,你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了。为了保证产出和效能的平衡,在读书过程中,我们最好也要进行写作,因为写作毕竟是最原始的逼迫我们做系统输出的方法。如果你不写,都记在脑子里,它会如一团棉絮,摘不出重点,但如果写出来,这团棉絮就可以织成一件漂亮的毛衣。

输出也是倒逼输入的一种好方法,有些东西你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还没想清楚,还需要更多输入。


以上是我对自己读书拆书经验的总结,严格来说,没有什么是完全原创的,读书的方法在这几千年间早被千万人系统地写过,我谈得是从他们那里学习到,在我自己这里内化的一些经验。

我的特点在于我也是从一个门外汉慢慢过度到今天有了一些小收获,所以这篇文章对还在读书门外徘徊的人和初级入门者来说,或许更有共鸣,方法和过程也更加可行。高阶的读书者也不需要看我这篇文章,他们已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理论。

更好的读书方法,我也还在摸索中。但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们最不可追逐的,就是“快速阅读100本书”“一招搞定读书”这样的方法。

如果你想会读书,最快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慢慢读书。

【蜗牛拆书】 我们一起拆经典致用好书,在快时代,做一个慢慢成长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三湖之春:学习了
  • 妖玖玖:写得很透彻,精华的总结,谢谢你这么有心的分享!👍👍👍
  • 好听的暖阳:非常用心,很好的读书方法
  • 143e5f1e6040:最后一句说的不错。还有那本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24h怎么样 真的如作者所讲都是这类中的精髓吗?
    Witty湉:@IHopE 我觉得这本书挺好,当然可以辅助几本其他相关主题书籍来一起阅读
  • 12e9ff6b4936:不是你把书拆了读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吗?
  • 薄雾晨钟:借鉴了
  • 叶知秋zx:谢谢分享。我还得好好研读。刚刚读完第一遍,很激动的感觉。为自己读书找到了向导。
    Witty湉:@铮铮豆哥妈 :+1:一边读书一边就能找到感觉了
  • 衔彩:受益👍
  • 85177a4c8864:很用心👍
  • 向xiao葵:很棒!反思到自己为什么经常读了书却记不住,也知道输出是最原始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会重新拾起笔,从自己职业领域开始做一些输出。
    Witty湉:@dada思颖 加油
  • 潇潇荷:I便签应该会写的不错。
    Witty湉:一看就是学过的:+1:
  • 谋略那些事:有没有兴趣做一个公号
    谋略那些事:@Witty湉 非常有!
    Witty湉:公号已有,就是不想分散精力去打理。以后我也会做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会,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兴趣。
  • 贾橙:您的读书心得在我读来确实精华!😊读的过程有个疑惑,读书摘录出来的文字,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再来和原文比较、修改,这些您是否如此?还是不错的语言观点直接拿来用会更方便?感谢花费那么多时间写出好文章供我们阅读!么么哒
    Witty湉:我会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为的是理解文中观点。当然,特别经典的句子是可以在写作时直接引用的。
  • 梁早早:很受用,学习啦:blossom::cherry_blossom:🍵:+1:
  • 雷小哈:谢谢,有很多看书中费解的问题,比如别人推荐书很好自己就是看不进去,或是看的津津有味一会就忘了,做笔记等等很多问题都有了一个答案,谢谢,按照你的方法练习
    Witty湉:一定要练习呀,这样问题就会越来越少了
  • 海边绿岸:很实用的读书及思考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把所读的书总结分析一下,更能牢记书中内容及作者的风格特点,也让自己形成有别其他人的言论,比较活用,并能做到发掘精要也能做到不尽信书,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Witty湉:这些经验也都是从牛人那里获得的,道理很简单,我们只需践行就好
  • 雷春:学习了,谢谢
  • bff669c48113:最重要的是把书中的内容化为自己的,这样才不枉读过这本书。
    Witty湉:对头,让它在你心中留下点什么
  • 月伴星河:收藏了
    Witty湉:@月伴星河 谢谢:stuck_out_tongue:
  • 叮宕:拆书这个词,你想想没纸的时候,老祖宗拆竹片。生动啊。
    Witty湉:@叮宕 有想象力!
  • d0538c58ad96: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句,
    如果你想会读书,最快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慢慢读书
    人生多少事情也是如此
    Witty湉:@挂在你口边 是滴,我们一起做个蜗牛吧
  • 肥熊胖猫:我很赞同文中的几点:1,读自己喜欢的书,不要一味的看人家推荐的书,这样才有利于你坐下来安安静静的看书,这是培养看书兴趣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
    2,随手带着纸和笔,看到好的知识点或者是好文字段子,可以随手记下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下。3,如果真能装进一点东西进脑子里,那么就在生活中去消化和与实际相结合,最后变成自己真正的“谈资”
    肥熊胖猫:@Witty湉 同勉。。。:blush:
    Witty湉:谢谢您的细致阅读,这些也是我最大的感受:smile:
  • Fwx烟雨倾城:對總是晒自己一年讀多少書的人感覺很可笑。讀多少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書中學到了什么。半部論語治天下,慢慢来比較快。
    Witty湉:对,读书数量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质量
  • 风行者_LV小空:书不会读怎么能写好?所以这个得好好收藏起来慢慢学!
  • 已申请销号:蜗牛好厉害!
    你能否把简书名字也改为蜗牛呢?
    Witty湉:嘻嘻,感觉现在改名字有点晚了,怕大家不认识我了~~没事,Witty湉和蜗牛都是我: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 慕辰在德国:收藏,好好学习
    慕辰在德国:@Witty湉 嗯嗯,一定好好看,谢谢你的分享
    Witty湉:@雨山辰 切不可只收藏不看哦:smirk:
  • d7c2155ba61f:学习了。
  • 千尹:学习了!
  • 一句情话去旅行:拆书的宝宝最厉害
    Witty湉:谢谢情话,你的故事更棒!
  • 小熊驿站:楼主写小说吗?
    Witty湉:现在小说水平还没修炼好,正在修炼内功
  • 91a40fc226fc:写的真诚,加油。
    Witty湉:@myprogress123 谢谢鼓励
  • 籽牛姑娘:学习了😚谢谢湉湉
  • 王富贵zz:老铁你最稳!
    Witty湉:哈哈,争取一直稳下去
  • 叶小叶姑娘:很想学呢:+1:
  • 凡心尘语:好好拆书,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
    Witty湉:@凡心尘语 嗯嗯,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
  • 魔女晓月:再次觉得甜甜姐好了不起
    Witty湉:@魔女晓月 晓月你更棒:kissing_heart:
  • 三千墨M:文字满满诚意,可惜我总读不进不喜欢的书。
    Witty湉:不喜欢的书就不必读: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素心绿叶:学习了
  • 冰果真多:看了这篇文章,觉得拆书人好了不起!
    Witty湉:@冰果真多 写故事的人也很了不起哦!
  • 安安吉祥:有用👍🏻好好学习
    Witty湉:@安安AX 谢谢安安姐:kissing_heart:

本文标题:【蜗牛拆书】拆书不好玩,但是很有用,你想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bp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