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我总是以“由于工作关系”为借口,没有照顾好妻儿父母,其实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就有了。工作的确很忙,但是没有家人眼中那样忙,一开始只是为了能够在工作之余有点自己的时间休息休息,慢慢的就成了一种习惯,习惯了逃避,习惯了借口,习惯了把所有事情都推给家人,三十几岁了我仍然是一个“巨婴”不能扛起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孩子出生后,我很少在家,孩子一岁零四个月了,我能陪在他身边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照顾孩子的事情全部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我很佩服妻子的细心,她知道孩子生什么病,该吃什么药,应该注意什么,全然就是一个家庭医生。还在还是几个月的时候,每次看到我都会很激动,现在如此,他是很少见我,自然觉得惊奇,现在他开始学着撒娇,会抱着我的脖子,使劲的抖动他的双腿,这是一种爱的表达,我虽然也很爱孩子,但是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家里买了很多育儿书,我没有静下心来看上一本,我每天都在忙,其实忙的什么我自己也说不清,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闲的时候我喜欢看书,但是我看的是小说,我在想看那么多的书有什么用,连自己最亲的人都照顾不了,不能为他有所牺牲,我学的那些仁义礼智信有什么用。
读了几天书,我就觉得人生就要实现自我价值,我认为大多数人把希望和理想全部寄托在下一代是不对的。慢慢的,我发现他们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能够学有所成,并不是希望为将来给父母养老,而是让父母放心。对于人为什么而活,我仅仅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到了生命的尽头我能不能弄清楚,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老了以后人们难道还要学习生存的技巧,或者实用的技能吗,我想应该学习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外公最近生病住院,我看他躺着病床上,表情并不痛苦,我大概能猜出他愿意“住院“八十几岁了,外公现在多希望能够有人陪着说说话,现实却是儿女孙儿都在各忙各的,一年难得见上几次,只有住院了,孩儿们才能围在跟前,主动和说说话、聊聊天,虽然耽误孩儿们的工作,可是外公又能活几年呢,相比之下,外公想还是自私一点,让孩儿们多陪陪自己,他太孤独了。外公又给我讲那些无数遍的故事,我假装津津有味的听着,外公思路敏捷,能够清晰的记清一些人和事,等我像外公一样的年纪,还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