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小岛》是一篇阅读课文,本来是不预备讲的。
可是,周末的时候,问了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我看到他的书本上批注了不少的东西,以为他们的课文已经讲过,所以就随口问了这篇文章的一些问题。
首先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开始问起:“将军为什么要敬礼?”
孩子的回答其实也蛮好,他说:“因为战士们守在小岛上很辛苦。”
我又问了第二个问题:首长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向着小岛敬礼,他是只对着天空的太阳,对着那片菜地和这座小岛敬礼吗?”
孩子挠了挠头,一时间说不出来了。
。。
想到刚刚学习过的《少年中国说》,我笑了笑:“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梁启超用红日来比喻什么?”
我这么一问,孩子就笑了:“这轮红日就是说,祖国因为战士们的守护越来越强大,首长敬礼的是祖国的未来。”
我赞叹道:“说得好!那那片绿色呢?就单单是那块菜地吗?”
孩子又一下迷糊了:“那不是菜地是什么?”
我指着课文前面的句子给他看:“战士们把菜地种成了中国地图的模样,为什么种成中国地图的模样了?”
孩子恍然大悟:“哦,菜地,是战士们对祖国热爱的表现,首长要敬礼的是战士们的爱国热情。”
看到孩子一点就透,我颇感欣慰:“那向着小岛,就是对这座小岛敬礼吗?”
孩子皱着眉头:“战士们守在小岛上,首长向战士们敬礼。”
。。
课文重点的理解把握好了,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呢?
我继续问道:“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孩子又一次挠了挠头:“这篇文章叫小岛,小岛上住的是士兵,作者写小岛,就是在写士兵。”
我笑了起来:“写的是士兵的什么呢?”
孩子这次的回应倒是挺快:“士兵们对祖国的热爱。”
“课文里除了士兵还有谁?”我继续追问。
“除了士兵,还有首长。”孩子回答很是快速。
“为什么要写首长呢?”我打破砂锅。
这样的回答慢吞吞:“作者要赞美的是,首长和士兵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好。”
“怎么个好法呢?用具体的词语来表达。”我继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们之间情意深厚。”孩子回答。
我点头:“说得挺好,能不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孩子皱眉,良久开口:“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美小岛上官兵之间的深情厚谊和他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为孩子鼓掌。
。。
一篇文章的学习,要不要经过这样的追问?
从孩子的身上,我在不断的反思这个问题。
当今的语文教学提倡大语文观,提倡海量阅读,那么对于文章的理解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呢?
很多时候,课堂上这样的追问,是没有结果的,得不到答案的。因为孩子们没有被这样追问过,整日里沉浸在刷题中,对于思维,扔在一边,停滞发展了的。
很多时候,在潜意识中认为课文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可这些人文性的东西不是也同样重要吗?
语文的知识琐碎至极,要顾及哪头才是正理呢?这样的追问是要还是不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