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朋友闲聊,聊到减肥的话题,我说我总是会在月经前几天食欲大增,而且想吃的都是像螺蛳粉、巧克力、冰淇淋、薯片这些重口味、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
朋友说她也有相同的状况,只不过她是在月经结束后的几天有这样的症状。
读到《情绪饮食》这本书,才知道像我和朋友这种在情绪波动或压力下,借助食物来寻求安慰、缓解不愉快情绪的行为,就被称为“情绪性饮食”。
01 什么是情绪性饮食
在刘德华和郑秀文主演的电影《瘦身男女》中,郑秀文饰演的女主角MiniMo是一个有点自卑,而且缺乏安全感的女性,她在与男朋友分手后情绪异常低落。
和很多失恋的女生一样,她选择通过暴饮暴食来克服失恋的难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因为暴饮暴食而逐渐变胖,最终成为一个体重达260磅的胖子。
为了恢复以前的身材,以完美形象去见初恋,MiniMo在刘德华饰演的肥仔的支持和鼓励下,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减肥成功,并且重获自信。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像MiniMo一样,当感到焦虑、沮丧、孤独、压力等负面情绪时,会转向食物来获得暂时的情绪缓解和满足感,这种行为往往与实际的饥饿无关,而是通过食物来填补情感上的空虚和不安,这种行为就叫“情绪性饮食”。
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当一个人不仅过度控制饮食,而且有不正常的体重控制行为时,那他很可能有情绪性饮食障碍。
情绪性饮食障碍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征,第一是不正常进食行为,不正常的进食行为也有两个极端,有的是限制对食物的摄取,比如每天只吃1000大卡的食物,或者禁止自己吃任何碳水,另一个极端则是总是不停地想吃东西,甚至影响自己专注其他事情,或者暴饮暴食。
情绪性饮食障碍的另一个特点是不正常的体重控制行为,除了不吃或者少吃,也有的人会强迫自己每天锻炼。
一般情况下,女性群体中发生不正常进食行为的概率比较高,而通过过度锻炼来控制体重在男性中发生的概率更高。
02 想吃东西就一定是情绪性饮食?
每个曾经体验过疯狂想吃东西的女生都清楚,那些食物只能够产生暂时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也就是说情绪饮食通常只能提供短暂的情绪缓解,而不解决实际的问题,并且长期的情绪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健康问题和情绪健康的进一步恶化。
可是,当时的情境下,我们根本无力去考虑后续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毕竟,对很多女性来说,在月经前期和经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这就导致她们在这段时间内情绪的不稳定、疲劳、焦虑等负面情绪。为了缓解这些情绪不适,一些女性可能会倾向于通过食物来寻求安慰和情感满足,从而出现情绪饮食的行为。
此外,月经前期和经期还可能伴随着其他的身体不适,这可能促使女性选择高热量、高脂肪或高糖分的食物以获得暂时的舒缓和快感。
因此,如果有像我和朋友一样,在生理期前后变得嘴馋的女生也不必过分担心,你只是暂时这样,通过健康的饮食和情绪管理,比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技巧,就能够减少情绪饮食的倾向。
03 如何应对情绪饮食障碍?
如果我们真的陷入情绪性饮食障碍时,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获取适当的帮助和治疗方案当然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如果我们常常因为学习、工作或者生活感到焦虑和沮丧,情绪低落时,总是倾向于通过暴饮暴食来寻求安慰,而这种行为导致我们的体重增加,自尊心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情绪困扰,而且我们很幸运,比较早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则可以通过《情绪饮食》一书中提供的方法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首先是拓展自己的生活圈,从小事开始做出改变。我们需要梳理生活中对自己有积极影响的人和事,积极去和在意的人互动、沟通,去培养一项自己的爱好,可以是音乐、读书、跑步,或者其他的爱好,抽出固定的时间练习,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改变。
通过拓展新的生活圈,可以让我们用更为健康的应对方式,例如运动、阅读、与朋友交流、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这些活动有助于转移注意力、舒缓压力和提升心情,从而代替暴饮暴食。
其次是学习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练习、冥想等,当感到焦虑或沮丧时,可以应用这些技巧更好地应对情绪,而不是通过进食来逃避。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向营养师寻求帮助,制定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极端限制或剥夺,满足身体需求,更为合理的饮食计划,从而减少暴饮暴食可能性。
不过,“改变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即时的结果”,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耐心和坚持,更需要时间来恢复和改善情绪性饮食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