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龙的演讲《知识就是力量》观后感
首先提问:有多少人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长胖了?有多少人在过去一段时间在不停地看手机,找攻略之类的?有多少人一个月没有学习英语了?有多少人有多少天没有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了?
针对这样的提问,我也在追问自己。试图解释这种答案。
1
我的体重是属于微胖的型,但是这样的体重,已经15年了,上下浮动不超过一公斤。就像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一样,我的价值,大约就是自己的体重了。可是这样一个体重,因为略有偏重,每当看到一个“这样做一个月瘦N斤!”的标题的时候,还是禁不住会点开看上一眼,结果不是卖“减肥产品”的,就是推销“减肥运动”的,从来就出不了“管住嘴,迈开腿”的一套理论。
这套“管住嘴,迈开腿”的理论,都十分明白。我为此做了什么?
曾经,看到别人练瑜珈,我也一天不落坚持了三个月,我自信依然是个柔软的胖子,三个月下来,体重几乎纹丝未动。
曾经,听说游泳可以练好身材,我报的健身房,主要是想游泳,连续三年的“次卡”完结后,体重依旧是纹丝未动。或许,我的运动频率,决定了我不会大汗淋漓,不会过多地失去水分,体重也就这样了,由着它去吧。
2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停地看手机。
手机已经是须臾离不开了,除了最基本的通讯功能,我更多的用手机“微信读书”和“简书”功能。每周看书几乎都会超过5 个小时。简书,自从开始日更挑战后,几乎在十点的时候,完成当天的日更习作。
只是说,最近看的书,并不是一种类型——有小说、散文、写作指导、哲学,还有中医。
对于小说,我还只是阅读,总觉得我自己活得太过实在,对于虚构的故事,没有一点的想像力。这与我的工作性质是分不开的。朱镕基总理曾经对广大会计人员说过:“不做假账!”账是否有水分且不去说,但是对于数字的计算,那是绝对需要准确的,连小数点,都是不容许的丝毫的不尊重。
散文,倒是我常喜欢看的,自己日更文章,也是散文形式的居多。
人到中年,感念良多,终于想到读一些哲学书籍了,去思考人身况味。看到鸡汤文,也会问句:”真的是这样吗?“更多的时候,以身边的个案去衡量,在心里推翻一下鸡汤结论,聊以自慰。心逐渐沉了下来,也不会被煽风点火者妖言惑众了。也就是在此时,才明白了”头脑风暴“相较于”一团和气“,更加能够明了状况。但是这种举一反三的精神,总是与周围环境,有些不能合拍。
比如,提拔中层干部,领导已经举荐,领导找我谈话的时候,我也同意推荐,但却不合时宜的提出”拟提拔人选是否具备《干部管理办法》中的技术资格?“——不具备,但还是提了,领导愿意冒着”运行缺陷“的内部控制不符合。如何整改?
我真的不明白了,有一句话,叫做”有人为你起大早,有人为你立黄昏“,这是朋友,是家人为你的负重前行。应当再加上一句“有人为你定制度,有人为你犯错误”,怎么做到的?
于是,我需要看看哲学,甚至佛学,来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来“提升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变得宽容一些。”或许,别人真的具有人格魅力,只是眼拙的我,心智不够明了罢了。
3
学习英语倒不必说了。静下心来看书,还是有的。一周五个小时,2018年的书单,看上去也还不显单薄。
先说,本年度,实现了一个小目标——考过了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微信读书中看完了19本书,有些囫囵吞枣,有些还是有点感悟的。比如《水流云在》。看完《水流云在》,切实地明白了“境由心造”的道理。英若诚老先生,在狱中,并不像一般人那样,身体失去自由,思想便没了着落。而他,在那样的一种环境下,竟然自己开始学习了多种手艺,并付诸实施,连监狱生活也过得活色生香。
他向狱友学习腌咸菜,学习刷油漆;他用玻璃的碎碴子当刀,切割一只木勺的柄。在放风的有限的时间里,一次割锯一点,锲而不舍,成功锯断了木柄,为自己的旋小木勺取得了原料……
就是在这样自己给予自己希望,并为之而奋斗的乐观精神,为平反后的下半生轰轰烈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佩服!
4
《知识就是力量》,李尚龙老师用了一个最质朴的题目,诠释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不用哗众取宠,也不用故弄玄虚。上下五千年,浮世过后,能沉淀下来的,依然是”知识“。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呆在自己的”圈层“里,静心地学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