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幽雅人生
地点:荆州银杏
文字:原创
止 于 至 善
读书的境界,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读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书境界。
张潮在《幽梦影》这本书中谈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不同的人对读书反应不同。对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获得的感悟深浅也各不相同。但我们想学习听闻大道,就应该勤勉的将理论付诸行动。
不同的人,读书要求不同。对中老年人来说,时间精力、身体素质有限,那我们读一句算一句,读一段算一段,读一篇算一篇,学总比不学强的多。不论多大年龄,从哪起步,增强修养都是必须的。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修养是不断探索,日积月累,渐入佳境,融会贯通,在这个基础上,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争取达到 “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的境界。
学 而 时 习 之
一个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不可替代性。越是别人不懂的东西,就偏要搞懂,这样才能凸显出你的独特价值。
每天学道,每天都会有新收获,再不断付诸实践,这是一件让我快乐的事。与志同道合的人论道,更是令人快乐的。具体讲,要明白三点:
1. 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不断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知识,必须要将学与习统一起来。
2. 学习乐趣。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论道,不仅增进友谊,还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是令人快乐的事。
3. 乐感文化。习惯用生命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叫 "乐感文化"。这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体现,要善于向朋友学习。人家不理解我,我并不生气,这是真君子。这体现了中国文化乐观大度的智慧,是中国文化的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