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打扫卫生,照例又看到了妻子收藏的我们当年互相写就的上百封情书。
看到它们,我和妻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思,那就是照样收着,等到我们都老得到了岁数,再戴着花镜翻阅那一段时光。
从上学离家,到现在人至中年,身边还能保存的时光印记寥寥可数,除了这些情书以外,剩下的,就是女儿在高中之前,我们这个家庭留下的一些照片。三十年中,父母当年的家书都没了踪影,尤其是后面十几年,手机普及以后,我们和父母和子女和朋友所有的书信以及影像,都出现了大片的空白。
生活越方便越快速,我们就越留不住我们渴望留住的时间,以及时间里,自己曾经的过往。
女儿曾经说过,有手机之后,多便利啊,想说什么,手指一点,就发过去了。想看什么,手指一按,就拍下了。路途再远,号码一拨,就联通了。所以,她一直热衷于追逐手机的最新,也时常吐槽我们更换手机的速度,教育我们不要被时代的互联互通落下。
直到两三年前,她回家,无意中发现她从出生到满月,从周岁到少年的那些照片,以及我们曾经互相留下的几张卡片,让她如获珍宝,半天时间都在用手机认真记录,然后问我们,之后的呢?我们就没有互相写过信吗?
我说没有了,从你开始使用手机后,就没有了。你说的手机方便,那你可以看看你的手机里,有什么是三五年前留下的内容吗?
女儿认真的翻,然后沉默。
我也翻过,也没有。一年在手机上说过无数的话,拍过成百上千张照片,可一年年,都会被新的覆盖,都会不断的删除,给新的记忆腾出空间。
真到想起一段往事了,梳理一种情感了,惦记一个人了,就会发现,其实什么也没有留下,手机里,基本除了通讯录之外,那些文字和影像都像燃烧后留下的没有温度的灰烬,不用风吹,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有温度的文字,可触摸的面容,能掂量的记忆的重量,都在方便至上的追逐中,失去了诚恳的样子和珍贵的价值。
这真是怪不了谁,怪不了生活,怪不了时间,也怪不了我们。毕竟,一路向前始终是我们的方向,谁都想希冀更好,哪怕在这过程中,被我们自己丢弃的,一定会在某一个将来的时间让我们后悔莫及,无从言语。
我们一生都在成熟的路上,所以,我们也必然会为这成熟付出难以莫名的代价。
所以,现在,才对那些偶然浮现出的过往记忆,无比的惊喜。
有同学发出当年最青葱时的照片,就视若珍宝般的收藏。
有同事朋友发出工作后的曾经影像,同样收藏如珍宝。
最珍贵的,是妻子的家人,在她的父亲离世四十余年后,竟然翻出了当年他的一封家书。看着那泛黄普通的纸上清晰的字句,娓娓的言语,瞬间让人热泪盈眶。
我们自己,不是全部生活。
我们自己,无法证明自己的来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