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
清晨,一位旅人骑着马匆匆奔驰在乡间小路上。

太阳还未升起,路两旁的野草上挂满了露珠,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经过一夜的休憩,精力充沛的马儿欢快地跑着,“哒哒哒”的马蹄声清脆有力,给这个静谧祥和的早晨增添了几分律动和活力。
马背上的旅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中,任由坐骑信马由缰。突然,马儿来了个“急刹车”,旅人差点栽了下去。任凭旅人怎么呵斥,怎么鞭打脚踢,那马儿就是一步不肯多走。
旅人以为马儿贪恋鲜美的青草,就索性放开它,让它啃上几口,自己正好去近旁的一棵大树下解手。
吹着口哨闭着眼睛方便之后,旅人惬意地四下打量。正前方,一个红布包裹着的东西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好奇地走过去,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打开。
“天呐!”他顿时两眼放光,心跳加速,他感到心脏快要蹦到嗓子眼儿了。就在红布包裹里,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锭金灿灿沉甸甸的金子!
旅人快速瞥了下四周,见无人,迅速包好红布,揣进怀里贴身的口袋里,三步并作两步,到了马儿吃草的地方,翻身上马,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马是很有灵性的动物。父亲说马有“三不行”:见宝不行,见贵人不行,见刺客不行。意思是说:马在行途中如果遇到宝贝、逢见贵人或是料到有刺客或危险,便收住脚步不再前行。
国民党统治时期,会宁县郭城驿有两大望户,他们是姑舅表亲,一家姓徐一家姓万。
一天,徐明清和万子和表兄弟二人去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村子,参加亲戚家的喜事,等要回家时天色已晚,仗着路熟,二人骑马连夜赶回。
那晚,风高月黑,伸手不见五指。
走着走着,两匹马突然停了下来,不走了。二人下马,徐明清将缰绳递给万子和,让他牵着马,自己则拿了手杖,摸索着向黑暗走去,想探出一条道来。每走一步,手杖都落在实处,再往前走,手杖伸出去,身体重心也随手杖前倾,手杖落下了,这回却没落到地上......
再说万子和,牵着两匹马在原地等徐明清,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千呼万唤也没有回应。他想看看周围的状况,就掏出随身带的火柴擦了起来。一整盒火柴擦完了,可一根都没点着。风太大了,连火柴盒也被刮跑了,无奈,他只好在原地等候。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万子和四处寻找,不见徐明清的影子。不远处有一道悬崖,他探身往下看,只见徐明清在崖底,早已摔得粉身碎骨,气断身亡。
人总是很自负,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可是在某些时候,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连动物都不如。
骄傲而可悲的人啊......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文写于2012年
PS:这两个故事都是父亲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讲给我的。徐明清和万子和确有其人,父亲讲完后,我立即整理成文,并且读给他听,进一步得到他的确认。至于马遇贵人不行的事例,父亲没讲,我也没问,后来问及其他人,也一概不知。我问过公公是否知道,一开始他也没有听说过,在我的启发下,他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终于给我提供了一些线索,等我以后再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