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进步一点点人民广场河南教师读书会
教育ll 从木桶理论看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部分))

教育ll 从木桶理论看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部分))

作者: 无为而修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10:00 被阅读0次

木桶理论是企业管理中中使用的一个理论概念,分成:“木桶理论”和“新木桶理论”。

所谓“木桶理论”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

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对这个理论,初听时你会觉得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是理解和赞同了: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长的板子再长也没有用,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竟然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木板!”这似乎与常规思维格格不入,然而却被证明为正确的论断。

“木桶理论”可以启发我们思考许多问题,比如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让短板子达到长板子的高度或者让所有的板子维持“足够高”的相等高度,才能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充分体现团队精神。

木桶理论指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而新木桶理论则将之进一步衍生。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光取决于最短的短板,更取决于木桶的有无缝隙。若有缝隙则木桶中的水,将逐渐从木桶中泄出。

也有另一种说法:上述两种说法都是将木桶放在一个平面上。但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木桶倾斜的方向的木板越长,则木桶内装的水越多。我们把它称为斜木桶原理。

无论哪种说法,论述的都是木板本身的作用是大的还是小的。

假如我们把学生看成是需要加工的木板,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

我们还是先看一下什么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与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相对。人类很早就萌芽了对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但直到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首先对这一问题作了科学的历史分析。指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完全彻底地实现。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首先,如果在桶底一样的条件下,排除模板结合不好的情况下,将木板长的结合在一起,盛的水是一定多的。在这种情况下,保证每一块木板的长度就是一个首选的条件。

第二,我们还可以将长的木板做成桶底,保证桶底的面积足够的大,用短的的做筒壁,应该一种思路,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是可以大大的提高盛水量的。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材料”能否发挥最大作用,取决于将其放对位置和使用方法,并不是材料本身决定的。就是常说的:放对位置是宝贝,放错位置是垃圾。从管理的角度看,将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做大作用、产生最大效益是管理者的职责。材料的作用是不存在本身的质量上发生问题,如断裂、疤痕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ll 从木桶理论看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oc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