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没有同理心,谈什么沟通(一)

没有同理心,谈什么沟通(一)

作者: 培训爱好者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18:33 被阅读0次

 

沟通小剧场:

A酱:我好难过,我男朋友跟我分手了。

闺蜜:没事,至少你谈过恋爱。

--------------------------------聊天终结--------------------------------------

B酱:我今天离婚了。

闺蜜:没事,你至少结过婚。

--------------------------------聊天终结--------------------------------------

最可怕的沟通是什么?不是你不跟我沟通,而是我们俩聊完,我觉得还不如不聊……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有些人很善于聊天,你很爱跟TA聊天,有些人分分钟把天聊死,这是为什么?很大程度跟同理心有关。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来源:百度百科)

同理心(Empathy)通常会拿来和同情心(Sympathy)作比较。这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展现出来的同理心,但其实只是同情心。比如,你的一个同事跟你说:“我的电脑死机了!!我做到一半的资料都没了!!”。此时你的反应是什么?我们可能跟她说,“哎呀,真可怜,怎么那么倒霉。”这个时候你觉得你表现出来的是同理心么?并不是,因为你还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她可怜,倒霉。而真正的同理心是什么,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如果我是她,我想表达什么?我的诉求是什么?

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同理心的人呢?

了解、接受并学习掌控思维习惯

为什么我们在沟通时,很少做到同理心呢?这是因为我们日常有3种思维习惯: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归责他人。因此,要做一个有同理心的人,首先要先纠正我们这3种思维习惯。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顾名思义是只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关注自我的需要。这个问题要从婴儿时期开始追溯。从一岁起,我们开始有自我意识,在那时,婴儿觉得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儿童的“领土意识”很强,甚至会去“抢”别人手中的玩具。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我的。但这个阶段,我们知道是因为小孩子刚开始有“自我意识”,我们不会觉得小孩子“自私”。而如果长大了之后,我们依旧以自我为中心呢?我们可能会有一系列令人反感的行为,比如在安静的办公室内大声讲电话,比如各种因为互相不让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指的是在对事情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妄下判断。我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数据,关于揣测他人的动机,95%的人都是错误的。打个比方,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数字“2”和“4”,还没等发问,下面就会有人抢答“6!”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揣测他人,甚至还可能为此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懂人”。不用别人说完,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归责他人

归责他人是指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而忽视自己的问题。相信我们或多或少都归罪过他人。游戏打输了,怪队友不给力;工作中出现了纰漏,你的第一反应是这都怪他;开车开错路了,怪对方没有帮你看着路……这是因为当发现问题时,我们往往会为了让自己感到舒服、坦然而把问题都归结到他人身上。换句话说,趋利避害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

因此,要做到同理心倾听,首先要能够了解、接受并学习掌控思维习惯。只有面对他们,才能改善多维度的人际关系。

建立愿意承担责任的心态

找别人的缺点很容易,但是“反求诸己”却往往很难。在同理心中,反求诸己告诉我们的是这是提高同理心的基本心态,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有同理心这件事作为衡量他人的标准,要求别人跟我们一样具备同理心,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在了解了这个原则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同理心的三个法则:

法则一:人们都渴望先被理解

人为什么需要被理解

我们都发过朋友圈,很多时候也会关注有多少人为我点赞,给我评论。这是为什么?因为人是具有社交性的,人需要被认可,需要陪伴。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的就是别人对我们内心感受的回应。有一句话说:与人分享快乐,你的快乐会翻倍;与人分担痛苦,痛苦将会减半。很多人会互相分享快乐、悲痛,就是因为我们希望对方理解我们的感受。

对他人感兴趣

当代社会,我们很少会对他人感兴趣。我们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刷不完的讯息,看不完的节目,我们的精力完全都被手机和电视屏幕占据。但是,我们想要了解他人,首先就要对他人感兴趣,因为这是激发我们行为的重要前提。试想一下,你什么时候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人,一定是你对ta有兴趣的时候,才会想要跟多地去探究ta。

法则二:差异就是现实

如果我问10个人,给你10000元,你想干什么?可能我会得到10个完全不同的答案。这是因为由于背景、文化、角度和利益不同,我们的偏好也千差万别。也因此,在看待问题时,我们的角度和想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对待他人

当我们看到对方的习惯跟我们不一样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提出意见,纠正ta,甚至会看不惯ta。这是因为我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盲目地认为我们的是好的,和我们不一样的都是错的。

差异的价值

“我们听到的只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而不是真相。”世界是多元化的,同一件事,换一个人,会看到不一样的问题或机遇。因此差异让我们看到了更全面的世界。

表面的要求和内心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他的要求和需求。在跟别人沟通时,我们往往重视对方的要求而忽视了对方的需求。但实际上,需求比要求更重要。而且,尽管要求各不相同,但是需求缺是相同的。这一点,马斯洛已经告诉我们了,因为大多数人都能满足生理需求,而我们需要的是被认可,被尊重,有安全感等。

法则三:同理心是可以增强的

同理心不像智力是先天能力,它是一项技能,因此它一定能够刻意练习而提高。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没有同理心,谈什么沟通(一)

    沟通小剧场: A酱:我好难过,我男朋友跟我分手了。 闺蜜:没事,至少你谈过恋爱。 ----------------...

  • 同理心

    同理心在社会沟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具有同理心的人,那就更容易说服他人,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结果. 那什么是同理心...

  • 沟通中灵活运用同理心

    如何在沟通中开启同理心,灵活运用同理沟通技巧,达到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何谓同理心 同理心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 商务沟通技巧(五)同理心沟通法

    今天我要向大家解读的是同理心沟通法。 当我们在商务沟通的时候,最深刻的精髓就是同理心,因为我们常听别人说我没有同理...

  • 同理心

    以前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同理心,并不知道同理心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也曾在一些沟通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上听说同理心,但真...

  •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共情

    人与有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总是讲到同理心,讲到换位思考。 那什么是同理心呢?同理心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

  • 同理心沟通

    其实我一直还不太清楚同理心和共情有啥不同。或许近义词吧! 这两天读书,对书中提到的“同理心”有了一点新的体会。 同...

  • 《同理心沟通》----终极智慧落地实修课程

    终极智慧落地实修课程-《同理心沟通》是基于书本《非暴力沟通》延伸出的帮助人们觉察自己、和谐沟通的课程。 《同理心沟...

  • 运用同理心提高情商 研修日记9.18号

    高情商的沟通是有效的沟通,提高情商、改善沟通的方式,需要增进和运用我们的同理心。 同理心,能够帮你理解和转化对方的...

  • 这样做,孩子就能听之(二)

    之(一)中,我提到: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是,沟通一开始要建立自己的“同理心”。那么,为什么说家长的“同理心”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同理心,谈什么沟通(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af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