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演义读法第二十七

作者: 平凡的爱好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21:23 被阅读5次

“杨”肉好吃不贵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当起了“架子”皇帝,也叫傀儡皇帝。他没有亲政能力,也不具备亲政的客观条件,大权都在杨骏手中。故当时形成了外事(朝事和国事)全凭杨骏决断;内事(后宫事物)咸赖贾南风处理的局面。

杨骏所以发达,一不是靠军功,而不是有政绩,三不是因为名望,四非才干出众,纯是靠一门二后得以显赫。因此,表面上人家惧他权势而无敢争衡者,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服他,甚至是看不起他。杨骏也知道这种问题,故此,他搞了一套方略,一方面试图笼络人心,获取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对朝廷的控制,防备非常。其方略如下:

1,大加封爵。

杨骏知道名利能动人心,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他劝新君下诏,凡内外君臣皆官进一等;曾参与送葬的官员官进二等;官阶二千石及以上无爵位者一律授爵关内侯,免征一年赋税——封爵后,都能获得相应户口数量的食邑,如三百户、一千户……其食邑里的民户都要出赋税,而牧者需要从所得里抽出一定比例上交中央。免其一年赋税是有很大利益的。

杨骏的用意是很明显的,跟现在很多地方搞选举,候选人为了得选票,向投票人施以厚利是一种意思。无非是告诉大家:跟着我有你们的好处,都给我乖乖的听话。

但是,他似乎没有考虑那些开国功臣和有灭吴功劳的文武的感受。这些人是不舒服的,他们会认为杨骏在胡闹,我们那么大功劳反而没有他们的好处大!

散骑侍郎何攀(蜀汉降臣)就上表提出了这种质疑。他说:“无故班赏行爵,超过开国功臣及参加过平吴之战的诸将帅,这样赏罚无度,以后还怎么用人?请收回成命!”

左将军傅祗则从礼的角度表示反对,他认为从古至今,没有帝王刚驾崩,新君始立,就论功行赏的道理。这太荒唐了,老皇帝一死,大家加官晋爵,成什么话?他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做。

杨骏当然是不会听从的。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尽可能快的俘虏人心。

2,给自己加兼职,进一步专权。

前头杨骏已经兼任着太尉、录尚书事、督中外诸军等职,葬了司马炎后,又加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录朝政,百官总己以听。

有明白人大概不忍心看着三杨将要灭族而不提醒,所以,尚书左丞傅咸上朝劝杨骏说:“现在天子把国家交到了明公手中,假如天下人不认为是这样(怀疑你有奸雄野心)请问明公你能安国保身吗?(能堪重任吗?)从前,以周公的德行和威望,尚且招致流言,险些发生不测。对比周公,难道你就不感到害怕吗?你为什么不乘着眼前无事,小心谨慎,当退就退呢?”

杨骏听的一脸不悦,一句话也没有说。傅咸只得告退。

3,重用心腹。

这是固有套路,谁都会这么玩。为巩固权力,杨骏加外甥段广为散骑常侍,执掌机密;任私党张劭为中护军,督领禁兵;废黜了原左将军傅祗,改用亲信刘豫为左将军。

以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他所用的都是无用之人。

4,外示尊王。

虽然杨骏事实上掌握实权,可为了让人说不出话,他表面上还是按照程序来办事的。“所有诏命,先示惠帝,继白杨太后,始付颁行,其实统由骏一人主裁,太后与帝,无非唯唯承诺,从未尝有一异言。”给人以我只是根据皇帝、太后旨意办事的假象。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5,监视贾南风。

杨骏这个时候骄横无比,谁也不放在眼里了,警觉心比较差。不过,却没有忘记贾南风是个阴险多谋的悍妇。因此,他对后宫采取了一定的布控措施。

这就是杨骏的五大专权方略。估计都是依附在他身边,想跟着他升官发财的人给他出的主意。方法本身管不管用不说,人行不行才是关键。

杨骏的好处

杨骏作为一个没有本事的奸臣,倒也有一种好处。就是没有跟人动刀,甚至没有这种想法(仅对武帝曾意图托孤的司马亮起过杀心)

为突出他这个特点,书中还特别写到了一件事情。那时,朝中有个剻钦,任职少府,他跟杨骏是姑表兄弟。他跟杨济一样都感到杨家将有灭族之祸,除非杨骏肯退出朝廷,把政权交给司马宗室。是以,他屡进箴规,惹得杨骏很烦他,对他很疏远。

有人看到这个情况,就很为剻钦担心,怕他触怒杨骏而遭杀害。结果,剻钦说,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杨文长(杨骏的字)虽说是个糊涂蛋罢,却不是愣头青。别人没有罪,他是不会妄杀的。他不听我的话,最多也就是疏远于我,而这正好可以使我跟他划清界线。将来杨家败了,人们就不会因为我与他有亲而连我也要惩治了。

这里,剻钦倒是说了实话。其实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杨骏不会因为意见不同或有人屡屡批评他而杀人阻谏,不杀谏士,客观来说是杨骏的一点小善;第二是说自己不停的劝诫杨骏,主要是为了保全自己,免得将来大祸临头,人们把他家也算进杨氏党众,一并屠灭了。

我们看到,杨骏看起来权倾朝野,威势赫赫,总览了国事。而实际上外头热闹,里面稀松。连他最亲的兄弟杨济、表兄剻钦、外甥李斌都对他没有信心;不管私底下,还是公开说话,都大讲专权是取祸之道。由此可知,杨骏是既无本事,又无铁杆帮手,想要不败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章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二十七

    “杨”肉好吃不贵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当起了“架子”皇帝,也叫傀儡皇帝。他没有亲政能力,也不具备亲政的客观条件,大权...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二十

    令人瞠目结舌的斗富:王恺,石祟 中国的历代开国帝王一般来说都是有一定自律性的,虽然也不免骄奢淫逸,却也不舍国政。开...

  • 两晋演义读法第七十七

    知兵善战的苟晞 汲桑、石勒在邺城掠夺了大量美女和珍宝,随后,火烧宫城,把魏晋经营了百余年的一座繁华都市付之一炬。其...

  • 两晋演义读法第三十七 - 草稿

    氐人开地方武装割据的先河 西晋元康六年至元康九年爆发的雍凉并秦四州叛乱事件,其主要发动者是匈奴和氐人。先是,匈奴的...

  • 两晋演义读法第四十七

    司马伦谋朝篡位 赵王司马伦吃掉了淮南王司马允之后,自以为再也没有人能跟他抗衡了,志满意得的忘乎所以。他觉得自己资格...

  • 两晋演义读法第六十七

    《两晋演义》前十六回即将看完了,作者写了西晋由治而乱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我们能看到西晋所以猝灭的内外原因。 可以...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二十八

    宫廷流血:床头夜叉露出了獠牙 当杨骏一手遮天之时,皇后贾南风并没有闲着。她暗暗发展力量,准备除掉杨氏一族。贾家的势...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二十六

    知道自己本事不大而心生退意的杨济 从某种意义上说,坏人有两种,一种是有本事的坏人,如曹操,曾国藩,董卓,司马懿父子...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二十五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司马炎一声叹息! 司马炎上台之处,也曾出台过一些新政,表现出了一定的新兴气象。可惜是昙花一现,...

  • 两晋演义读法第二十四

    齐王司马攸受不了外戚的排挤和皇帝的疑忌,三十六岁上就活活气死了。司马攸未免太年轻了,让离开洛阳就离开嘛,到了青州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晋演义读法第二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gptqtx.html